时间: 2025-05-24 19: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42:33
杨柳枝 春闺
作者: 董俞 〔清代〕
愁绝萧郎音信稀。梦中归。
画帘风动六铢衣。篆烟微。
小园闲却秋千索。桐花落。
最怜白昼燕双飞。怨春晖。
全诗翻译:
我忧愁得听不到心爱的人音信。梦中他回来了。
轻风吹动着我那薄如六铢的衣裳,袅袅的烟气缭绕。
小园中,我无心玩耍秋千,桐花纷纷落下。
最让我怜惜的是白天燕子在双双飞舞,心中怨恨春光的无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在孤独的心境中却显得格外伤感。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曾以词风清丽著称,常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擅长表达细腻的心理感受。
创作背景:
《杨柳枝 春闺》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的时期,女性的情感表达逐渐被重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的景象,同时流露出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
这首《杨柳枝 春闺》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女性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思念。首句“愁绝萧郎音信稀”直白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沉重,紧接的“梦中归”则暗示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落差,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写以“画帘风动六铢衣”为引,展现柔和的春风与轻盈的衣裳,虽美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
“小园闲却秋千索”则显示出诗人对游玩的无心,桐花的凋落则增添了一丝哀愁,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流逝。最后一句“怨春晖”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春光明媚,然而诗人的心境却与春光格格不入,流露出对春天的怨恨。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中,展现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对爱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孤独与无奈,反映了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愁绝萧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梦中归”暗示了什么?
“怨春晖”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女性的思念与孤独,但她的意象更为直接与豪放,而董俞的《杨柳枝 春闺》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隐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