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塞》

时间: 2025-04-26 04:49:06

诗句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6

原文展示: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白话文翻译:

在靖康初年,我身处京师被胡尘所蒙蔽。城池陷落,敌军闯入,我被掠走随同他们离去。突然听说南方的使者经过,我羞于头顶着羖羊皮。我站立在最高处,希望能看到汉官的仪仗。数日来我望着回程的骑兵,心中充满了临风而悲的情感。

注释:

  • 靖康初:指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胡尘:指金兵的尘土,比喻金兵的侵略。
  • 故和:指金兵。
  • 羖羊皮:指金兵的服饰。
  • 汉官仪:指宋朝官员的仪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6-1156),字子建,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反映了靖康之变后,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金兵的憎恨。

创作背景: 靖康之变是北宋末年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金兵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流亡或被金兵掠走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金兵的羞辱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的视角,描绘了靖康之变后的悲惨景象。诗中的“妾”字,表明了诗人的身份是一个被金兵掠走的女子。她身处敌营,却心系故国,羞于头顶金兵的服饰,渴望见到汉官的仪仗,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金兵的憎恨。诗的最后两句“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更是抒发了她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反映时代悲剧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诗人以女子的身份,描述了靖康之变初期的混乱景象,京师被金兵的尘土所蒙蔽。
  2.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城池陷落,金兵闯入,诗人被掠走随同金兵离去。
  3.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突然听说南方的使者经过,诗人羞于头顶金兵的服饰。
  4.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诗人站立在最高处,希望能看到汉官的仪仗。
  5.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数日来诗人望着回程的骑兵,心中充满了临风而悲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胡尘蒙京师”中的“蒙”字,赋予了胡尘以人的行为,形象地描绘了金兵的侵略。
  • 比喻:“羞顶羖羊皮”中的“羖羊皮”比喻金兵的服饰,表达了诗人对金兵的羞辱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金兵的憎恨。通过一个女子的视角,诗人描绘了靖康之变后的悲惨景象,抒发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金兵的羞辱感。

意象分析:

  • 胡尘:象征金兵的侵略。
  • 羖羊皮:象征金兵的服饰,表达了诗人对金兵的羞辱感。
  • 汉官仪:象征故国的文化和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妾”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一个被金兵掠走的女子 C. 一个宫女 答案:B

  2. “羞顶羖羊皮”中的“羖羊皮”比喻什么? A. 金兵的服饰 B. 宋朝的服饰 C. 诗人的服饰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故国的思念 C. 对金兵的憎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表达了对抗金兵的决心和对故国的思念。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民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金兵的憎恨。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入塞”与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两者都反映了对抗金兵的决心和对故国的思念,但曹勋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岳飞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对抗金兵的决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曹勋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废苑 浪淘沙 山居十首 其一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踏青 浪淘沙 题画 浪淘沙·夕阳将落,暮色苍茫,独坐有怀乡景 浪淘沙慢 辛亥岁不尽五日作 浪淘沙 杨子中流望金山北面 浪淘沙 江天暮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警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榷货务 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驱并骤 开坊 羊字旁的字 器满意得 高字旁的字 遗害无穷 条修叶贯 担簦蹑屩 缩伏 舟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龙剑 进俯退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