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纱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6:11:09

诗句

一掷年芳等急梭。

欢愉时少别时多。

相思如水不堪搓。

倚去未妨松两鬓,啼来兀自紧双蛾。

今宵愁极奈明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1:09

原文展示:

浣溪纱 其二
作者: 陈锐 〔清代〕

一掷年芳等急梭。欢愉时少别时多。相思如水不堪搓。
倚去未妨松两鬓,啼来兀自紧双蛾。今宵愁极奈明何。

白话文翻译:

一转眼年华如同急促的梭子,欢愉的时光少,离别的时刻多。相思如水,无法忍受地搓揉。倚着窗去,未妨碍松散的两鬓,哭泣时却依然紧锁着双眉。今夜愁苦至极,明天又该如何面对呢?

注释:

  • 一掷年芳:形容时间飞逝,年华易逝。
  • 急梭:指织布时快速移动的梭子,用来比喻时间流逝之快。
  • 相思如水:比喻思念之情如水般绵延流淌,无法抑制。
  • 倚去:指倚靠在某处,像是依靠窗边。
  • 松两鬓:形容头发渐渐变白的情景,蕴含岁月的痕迹。
  • 啼来兀自紧双蛾:哭泣时眉头依然紧锁,形容心中忧愁难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锐,清代词人,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擅长用词的音乐感与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个人的相思与忧愁,反映了整体社会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浣溪纱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开头“一掷年芳等急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梭般飞逝,给人一种强烈的时间感,接着“欢愉时少别时多”则反映了生活中愉悦与忧伤的对比,令人感到生活的苦涩。

“相思如水不堪搓”这一句中,水被用作思念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绵长与难以承受的痛苦。紧接着“倚去未妨松两鬓”,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时光的无情,以及对青春的感慨。最后“今宵愁极奈明何”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愁苦难解,令人深思。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难忍,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掷年芳等急梭:描绘青春年华在时光中匆匆流逝。
  2. 欢愉时少别时多:生活中欢乐的时光少,离别的时刻却多。
  3. 相思如水不堪搓:思念如水般流淌,让人无法承受。
  4. 倚去未妨松两鬓:倚靠在窗边,未妨头发渐白。
  5. 啼来兀自紧双蛾:哭泣时眉头依旧紧锁,忧愁难解。
  6. 今宵愁极奈明何:今夜愁苦至极,不知明天如何面对。

修辞手法

  • 比喻:相思如水,形象生动。
  • 对仗:欢愉时少,别时多,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时间被描绘成急促的梭子,赋予了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思念的无尽愁苦,体现了人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与对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年芳:象征青春,流逝的时间。
  • 急梭:象征时间的飞逝。
  • 相思:象征思念之情,水流淌般的无尽。
  • 松两鬓:象征岁月的痕迹,生老病死的无奈。
  • 双蛾:象征眉头,心中忧愁与紧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思如水”是比喻什么?

    • A. 思念如水般流淌
    • B. 思念如火般炽热
    • C. 思念如风般轻
    • D. 思念如石般沉重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欢愉
    •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念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3. “今宵愁极奈明何”中的“奈”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无奈
    • B. 希望
    • C. 快乐
    • D. 失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陈锐的《浣溪纱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离愁别绪,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陈锐则通过时间与思念的对比,展现出更为深刻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对比与分析。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送李观 宿严维宅送包七 酬李补阙 婕妤怨 东郊迎春 诀别书 怨郎诗 白头吟 赠女仙 题僧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缘情体物 韭字旁的字 正经八摆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百举百全 取精用弘 运策决机 蹦踧 亅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胆勇 马字旁的字 斗虫 招之不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