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22: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2:48:06
犬吠茅茨见掩扉,数家村落澹斜晖。
寒生绝塞征鸿急,秋入平原猎马肥。
野火远摇荒堡动,水云低傍禁城飞。
蓟门自古风霜早,八月萧萧木叶稀。
狗吠声在茅草屋中传来,几家村落在淡淡的斜阳下显得安静。
寒意从遥远的边塞传来,急促的鸿雁飞向南方,秋天的气息已经进入平原,猎马也变得肥壮。
远处的野火摇曳,荒凉的堡垒也在微微震动,水面上的云彩低垂,飞翔在禁城的附近。
蓟门自古以来就风霜早,八月的时节,树叶萧萧,已然稀疏。
作者介绍:赛音布,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秋季的一个傍晚进行创作,描绘了北方边塞的秋天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
《秋郊》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乡村景象,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自然的亲近感。开篇“犬吠茅茨见掩扉”点明了诗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村庄,狗叫声传来,给人一种生活气息的温暖。接着,诗人通过“数家村落澹斜晖”描绘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安详,斜阳的光辉洒落在村落上,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开始引入自然的寒意和迁徙的鸿雁,表现出秋天的到来以及生物的变化,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尤其是“寒生绝塞征鸿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迁徙的无奈。
“野火远摇荒堡动,水云低傍禁城飞”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刻观察,野火的摇曳与荒堡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两句“蓟门自古风霜早,八月萧萧木叶稀”总括了全诗的情感,传达出北方边塞的艰苦与萧瑟。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写秋天的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犬吠茅茨见掩扉”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宁静的乡村
B. 热闹的街道
C. 荒凉的城市
“寒生绝塞征鸿急”中“征鸿”指的是什么?
A. 大雁
B. 小鸟
C. 飞虫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秋天,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与赛音布的《秋郊》在意境与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