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2:04
原文展示:
新度霓裳曲,三年教得成。
惊鸿浑不下,飞燕若为轻。
芍药春亭暮,芙蓉野水生。
梨园多白发,吹笛到天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为表演《霓裳羽衣曲》而付出的努力,经过三年的辛苦训练终于达成。舞姿如惊鸿般轻盈,却又难以企及那种绝美;如同飞燕般轻巧,却又显得不够轻盈。春天的芍药在亭子里绽放,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娇艳,而野水中的芙蓉花则在自然中悄然生长。梨园中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直到天明仍在笛声中陶醉不已。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元代诗人,字允明,号白华。其诗风华丽多变,兼具传统与创新,常以音乐、舞蹈为题材,表现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
《明皇按乐图》以唐明皇与舞蹈的关系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对音乐舞蹈的重视以及对艺术传承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舞蹈美和艺术努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明皇按乐图》以其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崇敬和对舞蹈的赞美。首句“新度霓裳曲,三年教得成”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掌握一门艺术的喜悦。接下来的“惊鸿浑不下,飞燕若为轻”则运用了比喻,将舞者的优雅比作惊鸿与飞燕,既强调了舞蹈的轻盈,又暗示了其难以达成的境界。
“芍药春亭暮,芙蓉野水生”则转向自然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恰如舞者在台上展现的姿态,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和谐美感。最后一句“梨园多白发,吹笛到天明”则引人深思,梨园中的老者象征着艺术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吹笛声中蕴含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艺术之美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表现了艺术家在追寻美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以及追求美的艰辛与执着,体现了艺术所带来的力量与魅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霓裳羽衣曲》是指什么?
A. 一首古诗
B. 一首舞蹈音乐
C. 一幅画
“惊鸿浑不下”中的“惊鸿”意指:
A. 舞者的轻盈
B. 一种鸟类
C. 自然景象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爱情
B. 艺术与美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明皇按乐图》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舞蹈与艺术,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酒文化,二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