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入松 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时间: 2025-05-02 19:53:22

诗句

太和终古在人间。

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

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

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3:22

原文展示:

风入松 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小怀 〔清代〕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
黄钟律中彻天关。名教自安闲。
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古琴的悠久和独特魅力,强调了古调在当代的延续与传承。诗中提到的“太和”象征着和谐的音乐氛围,古琴的余音未消,仍然在耳边回响。即使遗留下来的琴声不如埋藏的宝剑那样显赫,但它依然重于金石,值得人们重新审视。文谢的音容宛如珠玉,弹奏之时仿佛能再次感受到燕山的风韵。诗中提到的“黄钟律”代表着音乐的正统与庄重,强调名教的安逸与从容。“雉媒鼎镬”则暗示在威权之下寻找自然与美好的人生,最终传达出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乐于吟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和:古代音乐名,象征和谐。
  • 烬馀:指琴音的余韵。
  • 文谢:指谢文节,古代著名的文人乐师。
  • 燕山:指燕山地区,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意象。

典故解析:

  • 文谢音容珠璧:文人谢文节,其音声如珠如玉,形容其音乐之美。
  • 黄钟律:古代律制之一,代表正式和庄重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小怀,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古典风格著称,擅长以音乐、自然为题材,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古琴的崇敬与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谢文节的怀念与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以其优雅的音韵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琴作为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开头以“太和终古”引入,立刻为整首诗奠定了和谐的基调。诗人在追忆古琴遗音的同时,暗示着音乐的永恒与传承。在“烬馀不朽传清散”中,诗人表达了古调的生命力,尽管时代变迁,古琴的魅力依然存在。接着提到的“文谢音容珠璧”,则不仅是对谢文节的赞美,更是对古典音乐美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黄钟律”与“名教自安闲”,则传达出一种对音乐和教育的追求,强调了道德与艺术的统一。最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修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与哲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音乐的主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和终古在人间:强调和谐的音乐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间。
  2. 古调至今弹:古老的旋律至今仍在演奏。
  3. 烬馀不朽传清散:琴音的余韵仍在传承,永不磨灭。
  4. 遗琴比埋剑重看:遗留下来的琴比埋藏的宝剑更值得重视。
  5. 文谢音容珠璧:谢文节的音乐声如同美玉,值得称颂。
  6. 一弹再鼓燕山:弹奏琴曲能让人联想到燕山的美丽。
  7. 黄钟律中彻天关:黄钟律代表音乐的正统,穿透天际。
  8. 名教自安闲:名声与教义使人安闲自得。
  9. 雉媒鼎镬逃威地:在权威的环境中寻找自由与美好。
  10. 寻芳躅来者怡然:寻求美好的人总是心情愉悦。
  11. 如此从容风度:这种从容的风度令人敬仰。
  12. 千秋足和薰弦:千代之后仍能与琴音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容比作珠璧,表现其珍贵与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运用得当,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对古典音乐的敬仰,通过古琴的意象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体现出诗人对道德和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琴:象征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智慧。
  • 燕山:意象中的自然美景,代表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
  • 黄钟律:象征音乐的严谨与庄重,代表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和终古”中的“太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和谐的音乐
    C. 一位古人

  2. 诗中提到的“文谢”是指谁? A. 一位文人
    B. 一位乐师
    C. 一位诗人

  3. “名教自安闲”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利
    B. 享受安逸的生活
    C. 学习知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人和自然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流露。
  • 《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及时行乐,与《风入松》的从容自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古琴艺术与文化》
  3.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其一 发溧阳 次滕彦真韵三首 寄秋怀 其七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曲江道中二首 再用前韵并寄孙推官四首 其四 自吉水乘月放舟至玄潭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其六 寄秋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千奇百怪 不可辩驳 口嘴 江山如画 白字旁的字 包含耆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怙顽不悛 款别 水来土掩 斤字旁的字 硬玉 趋舍异路 寸字旁的字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葎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