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16:15
摸鱼儿 送宋月樵同年之官闽中
作者:赵庆熹 〔清代〕
记天街一条软绣,马蹄催送归意。
杏花开满旗亭路,又早芦花风起。
人去矣,看一棹秋江,万里还千里。
宦游谁比。有处处青山,题诗选胜,
莫厌折腰米。天涯好,最好武夷仙地。
榕城万绿如水,放衙听鼓何曾惯,
且学黄绸拥被。成卧理,
料养鹤调琴,都在红蕉底。
讼庭无事,但竹马骑来,
儿童笑说,领略荔枝味。
记得那天在街上,马蹄声催促着归家的心情。
杏花在旗亭路上盛开,芦花的风也早已起了。
人们已经离去,只剩下一只小船在秋江上漂荡,
远行的路途虽然漫长,但又仿佛很近。
在宦海中,谁能与我相比呢?
四周有青山环绕,写诗作画,选择胜景,
不要厌烦低头捡米。天涯海角,最好的地方还是武夷的仙境。
榕城的万绿如水,听到鼓声的衙门又怎会习惯呢?
不如学着用黄绸裹着被子。
躺下时,我想养鹤并调琴,
这一切都在红蕉树下。
讼庭没有事情,只有竹马在骑,
孩子们笑着说,尽情享受荔枝的美味。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风格优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赵庆熹友人宋月樵赴闽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友人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记天街一条软绣”以生动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通过对春天气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在描写友人离去的情感时,诗人以“人去矣,看一棹秋江”来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宦游谁比”则流露出对宦海生涯的思考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提到的武夷仙地与榕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交融,诗人希望在繁忙的官场中,亦能保持一份宁静与从容。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旨在传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软绣”是指什么?
A. 一条柔软的街道
B. 一种绣品
C. 一种食物
诗人对宦海生涯的态度是?
A. 感到无奈
B. 非常乐观
C. 完全厌倦
“榕城万绿如水”中“万绿”所指的是?
A. 水的颜色
B. 绿色的植物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