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4:56
原文展示:
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恐终返天山,逝难风尘羁。
白话文翻译:
凤凰有着五彩的羽毛,不同于普通鸟类的姿态。它说想要欣赏德行的光辉,于是从梧桐树上飞下来。它的文采受到众人的珍惜,被认为是适应时代的奇才。朝廷中没有箫韶这样的音乐仪式,爱好文学只是空谈而已。恐怕最终它会返回天山,难以被尘世的纷扰所束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和作,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祝允明在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后,受到启发而创作的。陶渊明的诗作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祝允明在此基础上,通过凤凰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凤凰这一象征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凤凰的“五文”和“不共群禽姿”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而“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对德行的追求。诗中的“文采众爱惜”反映了社会对才华的珍视,但“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文化空洞和虚伪。最后两句“恐终返天山,逝难风尘羁”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凤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凤凰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鸟”象征什么? A. 普通鸟类 B. 高尚的品质和理想 C. 尘世的纷扰 D. 现实社会的批判
诗中的“五文”指的是什么? A. 五彩的羽毛 B. 五种文采 C. 五种德行 D. 五种乐器
诗中的“梧桐枝”象征什么? A. 高洁和理想的环境 B. 尘世的纷扰 C. 现实社会的批判 D. 普通鸟类的栖息地
诗中的“天山”象征什么? A. 高远的理想或归宿 B. 尘世的纷扰 C. 现实社会的批判 D. 普通鸟类的栖息地
答案: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