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1:40
原文展示: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白话文翻译:
我的脚步如同旋转的莲花,遇到风就无法停歇。季节更替有序,我常常与家人告别。三年间总共五次出行,离别再次发生在这里。行走和停留哪里有固定的渡口,谁能为我解答疑惑。不如巢中的鸟儿,才能避免霜雪的侵袭。天命就是如此,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任由它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这首诗是祝允明模仿陶渊明的风格所作,表达了对离别和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祝允明在《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十二首,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离别和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涯,如同旋转的莲花,遇到风就无法停歇。“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替和与家人的频繁离别,透露出无奈和哀愁。“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人解答的疑惑。最后,“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则是对命运的接受和顺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任由它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和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任由它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吾足如转莲”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脚步不停 B. 诗人的心情变化 C. 诗人的生活状态 D. 诗人的创作风格
“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季节的喜爱 B. 诗人对家庭的思念 C. 诗人对离别的无奈 D. 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B.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 C. 诗人对现实的接受 D. 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命运的反抗 B. 诗人对命运的接受 C. 诗人对命运的疑惑 D. 诗人对命运的逃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