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8:17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金舆旦下绿云衢,
彩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
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
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纇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在清晨的阳光下,金色的车子驶过绿色的云路,
彩色的宫殿在晴朗的天气中临近碧绿的山涧。
溪水潺潺,像细细的漏水声,
山间的烟雾缭绕,环绕在香炉周围。
仙人烹制六道美食于神仙鼎中,
玉女捧着三杯美酒,向天帝敬献。
我珍惜汾阳的悠然驾游,
却不如在太室山上观赏这幅真实的山水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廷秀,号东皋,盛名于中唐诗坛,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宴会的场合,诗人在嵩山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自然的恬静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高尚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繁华的淡然。
沈佺期的《嵩山石淙侍宴应制》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瑰丽的晨景,金舆在绿云间穿行,彩殿在碧水畔伫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溪水的潺潺声与山烟的缭绕,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中关于仙人和玉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追求。尤其是“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高雅品味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自惜汾阳纇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结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他在享受美好宴会的同时,也意识到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珍惜,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体现了唐代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舆”指的是:
A. 普通的车子
B. 华贵的车辇
C. 农用车
诗中“仙人六膳调神鼎”中的“六膳”象征什么?
A. 普通的食物
B. 高雅的美食
C. 不健康的饮食
“自惜汾阳纇道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悠闲生活的珍惜
C. 对尘世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理解《嵩山石淙侍宴应制》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