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子夜冬歌》

时间: 2025-04-27 06:30:48

诗句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48

诗词名称: 子夜冬歌

作者: 薛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白话文翻译:

北风拍打着树林,严寒的霜冻使百草凋零。
我想请教月中人,如何才能长生不老呢?

注释:

  • 朔风:指的是冬天的北风,象征着寒冷。
  • :敲打,这里形象地表现出北风的猛烈。
  • 群木:众多的树木,指代自然界的植物。
  • 严霜:形容霜冻的厉害程度。
  • :枯萎、凋谢。
  • 借问:借此机会询问。
  • 月中人:指代月亮中的神仙或嫦娥,寓意长生的理想。
  • 安得:如何能,表示对长生的渴望。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长生不老常与神仙和不老药相关联,尤其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中提到“月中人”,即暗指嫦娥,表示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曜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其诗歌常抒发个人情感,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严寒的自然环境使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流逝,因此想要探寻长生不老的秘密。

诗歌鉴赏:

《子夜冬歌》通过描写寒冷的冬天,表现出生命的无常和对长生的渴望。开头两句以“朔风”和“严霜”设定了一个寒冷、萧瑟的冬季背景,给人一种孤寂和凋零的感受。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映射出生命的脆弱,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的“借问月中人”,则突出了诗人向往长生的态度,似乎在向嫦娥询问长生不老的秘诀,反映了人类对永恒生命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在自然的严酷面前,生命是多么脆弱,人们又是如何渴望超越这一切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朔风扣群木:北风猛烈地拍打着树木,突显严冬的寒冷。
    2. 严霜凋百草:严霜使得所有的草木凋谢,体现生命的无常。
    3. 借问月中人:借助想象中的月中存在,向其询问长生的奥秘。
    4. 安得长不老: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困惑。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北风和霜冻赋予了人的动作和特征,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朔风:象征着严酷的环境和生命的挑战。
  • 严霜:代表死亡和生命的终结。
  • 月中人:象征着理想中的长生者,代表人们对超越生命限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中人”指的是谁?

    • A. 孙悟空
    • B. 嫦娥
    • C. 李白
    • D. 观音菩萨
  2. 诗中“严霜”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欢乐
    • B. 寒冷与凋零
    • C. 春天的生机
    • D. 夏天的炎热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渴望
    • B. 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乡愁,对比薛曜的《子夜冬歌》,两者都借助月亮这一意象,但主题各异,前者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多地探讨生命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寄远曲 其三 寄远曲 其二 寄远曲 其一 始衰 晓行 古辞四首 其四 古曲 古辞四首 题亭上壁三首 其三 古辞四首 静室二首 其二 古辞四首 其一 浩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石 金字旁的字 居功自满 逾绳越契 洞仙 鳥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开心钥匙 鱼字旁的字 成风尽垩 此开头的成语 杳拖 鱼阴 珠零玉落 覆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