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时间: 2025-04-26 22:20:25

诗句

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

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

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

胸中豪气半销磨,销觉风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

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

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

不然彭泽归去来。

簿领笞榜何为哉。

男儿策动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0:25

诗词名称: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原文展示:

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
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
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
胸中豪气半销磨,销觉风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
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
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
不然彭泽归去来。簿领笞榜何为哉。
男儿策动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的是三年来我一直住在乌石的僧房中,忍受饥饿等待机会的真儒者。我有意带着酒去问你一些奇特的字句,但无事可做时只好闭门抄写异书。一行人去漳水做官,收拾好书版去见刺史。心中豪情却已被磨灭,消磨的同时感觉到风波在眼底涌动。高郎高郎,请你不要生气,世间上没有人像你这样贫困。辞去官职后不再拜见当权者,老了甘愿做一个行路人。你现在已经走上了民间的舞台,快去处理催促征税的事。不然,彭泽之地就要归去。拿着簿子、领着杖子又有什么用呢?男儿有志向就有行动的时节,家世又何必自图云台呢?

注释:

  • 乌石僧房:指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隐居的地方。
  • 真臞儒:形容高尚的学者,耐心等待机会。
  • 彭泽:指彭泽湖,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兼具理性与感性,擅长描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作者的友人高集中即将赴漳浦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仕途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对仕途的深刻思考。开篇描绘了自己三年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高郎的仕途与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现了对贫穷与名利的思考。尽管身处贫困,但诗人却以一种洒脱的态度看待世事,他认为仕途虽然重要,但生活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充实与自由。最后几句中提到彭泽,暗示了隐逸的理想,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年乌石僧房居:描述诗人居住的环境,隐喻孤独与寂寞。
  • 忍饥待次真臞儒:表达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 有意载酒问奇字:渴望与友人沟通,交流思想。
  • 无事闭门抄异书:反映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
  • 一行作吏去漳水:提到朋友即将出仕的情形。
  • 胸中豪气半销磨:表达对理想的失落与现实的折磨。
  • 高郎高郎君莫嗔:对朋友表达歉意,安慰之意。
  • 举世未有如君贫:强调高郎的贫困与不易。
  • 毁官不复谒时宰:对世俗权利的拒绝。
  • 老大甘为行路人:愿意过平淡的生活。
  • 君今业已临民社:鼓励朋友把握机会。
  • 办取催科时下下:提醒朋友尽快处理政务。
  • 不然彭泽归去来:提到隐逸的理想。
  • 簿领笞榜何为哉:质疑官场的意义。
  • 男儿策动有时节:强调男儿应有所作为。
  • 家世况自图云台:对出身的思考与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郎高郎”体现了声韵的和谐。
  • 比喻:将隐居比作“乌石僧房”,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隐居与仕途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充实与自由才是真正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石:象征隐逸与孤独。
  • :象征友谊与思想交流。
  • 风波:象征人生的波折与艰辛。
  • 彭泽: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石头
    • B. 隐居的地方
    • C. 一种植物
  2. 诗人对高郎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嫉妒
    • B. 关心与祝福
    •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彭泽”寓意何在?

    • A. 名声
    • B. 隐逸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张元干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杜甫则多表现对时局的焦虑。
  • 张元干与王维:都关注隐逸生活,但王维的山水意象更为突出,张元干则更注重情感的交流。

参考资料:

  • 诗词研究相关书籍
  • 宋代文学史相关论文
  • 张元干生平与作品分析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烟江叠嶂 园林 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其五 太行 小望州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 元夕呈冲卿侍郎 晨出蒋山道中 讲武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裳的词语有哪些 学贯中西 江山之助 缠绵缱绻 运动负荷 舟字旁的字 僚朋 泥结尾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逢君之恶 乙字旁的字 包含悫的词语有哪些 实痴实昏 示字旁的字 愧笑 当世才具 高字旁的字 五雷轰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