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41:51
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
凤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
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
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
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
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
况衰晚渊明意薄。重阳羞对吟酌。
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
故宫的秋晚,花香已尽,池阁间轻阴淡淡。
凤泥铺就的地面上,银光暗淡,玳瑁花纹的帷幕被卷起,令人断肠。
渐渐地,菊花的金色已谢去,只有芙蓉花与清霜相约。
半开的花蕊在冰冷的波光中浅浅荡漾,轻拂着如胭脂般的翠色琼花,连同雕刻的花瓣。
这应该是曾经倚靠在东风之下,纵情于轻盈的艳丽,映衬得丹杏红药都显得黯淡。
然而终究会产生深深的嫉妒,任由西风吹散,让花开落随缘。
更何况在这个衰老的季节,渊明的意境变得薄弱,重阳节羞于对饮吟唱。
想要告诉江梅,早已涂抹好粉妆,香气均匀,以慰她的萧索。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时代为宋代。宋代诗词以细腻、优雅著称,常表现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末冬初,正是自然景色变换之际,诗人通过对故宫景致的描写,抒发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故宫的秋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的开头便以“故宫秋晚馀芳尽”切入,迅速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条和孤寂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凤泥银暗玳纹花”等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当时的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天的优雅与凄凉。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尤其是最后两句,提到“重阳羞对吟酌”,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感叹,更是对人生无常和情感流逝的深思。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感伤,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泥”象征什么?
A. 华贵
B. 简朴
C. 自然
“重阳羞对吟酌”中的“重阳”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
A. 菊花
B. 雪花
C. 竹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