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52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掩冉宝髻微偏。
凄凉断瑟横前。
挽春春已去。
送君江上路。
泪沾襟袖湿,
露华鲜。
离别数,恩情薄,
重携纤手是何年。
香罗幕。
秋千索。
终日垂。
愁时更忍相窥。
伫立河桥北。
笛里关山曲。
折杨柳,记双眉。
青螺色。
空抛掷。
如今描取付伊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时的伤感情景。她轻轻掩起发髻,神情凄凉,仿佛琴瑟的音调也因离别而显得断续。春天已然逝去,送别的路上,泪水浸湿了衣襟,露水在晨光中闪烁。离别的次数多了,情意却愈发淡薄,再次相携又要等到何年呢?在香罗的帷幕下,秋千的绳索垂下,整日无所事事,愁苦时更难忍住目光的相觑。她伫立在河桥的北边,听着笛声中传来的关山曲,折下一枝杨柳,思念那双眉。青螺色的饰品如今被无情地抛弃,究竟要把这些描绘的情感寄托给谁呢?
作者介绍: 汪东,字子方,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的离别情感尤为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的无限惆怅。
《离别难》是一首充满浓厚离愁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离别的悲痛与思念的柔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女子轻轻掩起她的发髻,似乎是想要隐藏内心的凄凉,然而琴瑟的断音却让这种情感无处遁形。接着,诗中提到“挽春春已去”,春天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这时光却随着离别而消逝,令人感到惋惜。泪水沾湿了衣襟,露华在晨光中闪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苦闷与外界的美好。
在“香罗幕”和“秋千索”的意象中,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愁苦。整日无所事事,时常忍不住地窥视对方的目光,体现了对过往时光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茫然。最后一句“如今描取付伊谁”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失去后的无奈与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感同身受,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与感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带来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人性中对情感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掩冉宝髻微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安
C. 愤怒
D. 疲惫
“泪沾襟袖湿”中“泪”代表了什么?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青螺色,空抛掷”中“空抛掷”意味着?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遗忘
C. 对失去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