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7:08
伤春
孟郊
两河春草海水清,
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
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
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
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
今人看花古人墓,
令人惆怅山头路。
春天来到,两条河流边的草地一片碧绿,海水也显得格外清澈。然而,经过十年的征战,城郭中弥漫着腥风血雨。战争中的乱兵将儿女杀戮,二月与三月的花朵在昏暗中凋零。千里之地无人,旋风起舞,只有莺啼燕语在这荒凉的城里回荡。春色不再选择墓边的花株,红颜与白色的生命也随着春天而去。春天来去匆匆,怎么能得知呢?今人欣赏花朵,却只看到古人的墓地,让人感到惆怅的山路。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唐代诗人,以其哀怨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之时,正值战乱频繁,诗人以春天的生机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伤春》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痛和无情。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春草的清新与美好,却随即转向战争的血腥,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乱兵杀儿将女去”,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摧残,充满了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后面几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荒凉的城池,表现出春色虽美,但却无法拯救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最后几句更是充满了惆怅,诗人在感叹春天来去匆匆的同时,提醒人们去关注历史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社会动荡的深切感慨,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惆怅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年征战”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战争?
诗中“春色不拣墓傍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