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5
满江红 题三泖渔庄图
作者:胡慎仪 〔清代〕
古渡扁舟,横系在柳荫深处。
视西风泖湖秋早,挂帆归去。
一片斜阳萦岸曲,半湾流水沿门住。
把鱼竿,独坐自忘机,盟鸥鹭。
频领略,烟霞趣。
寒复暖,朝还暮。
趁箕踞长啸,逍遥寰宇。
茅屋春深鹤梦老,金炉香袅琴心古。
劝垂纶,莫漫向衡门,栖迟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渡口,渔舟停靠在柳树的阴影下。西风吹拂,泖湖的秋天已然来临,我准备扬帆归去。夕阳斜照,岸边的水流缓缓流淌,流经我的门前。我拿着钓竿,独自坐着,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与鸥鹭为伴。时常领略烟霞的趣味,寒冷又暖和,早晨与傍晚交替。趁着这个好时光,我长声高歌,逍遥自在在这个世界。茅屋的春天已经深了,白鹤的梦也渐渐变老,金炉里袅袅的香烟,令古琴的心声更加悠远。我劝你不要再在衡门前徘徊,耽误了钓鱼的时光。
胡慎仪(约1685年-约1750年),字君祺,号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和渔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繁忙的仕途与宁静的渔家生活之间,选择后者以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这首《满江红 题三泖渔庄图》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中描绘的古渡、扁舟、柳荫、泖湖、斜阳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渔庄图。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坐忘机,抛却了世俗的烦恼,享受着与鸥鹭为伴的悠然自得。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早来和夕阳的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价值的思考。他在茅屋中感受到的香气与琴声,象征着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令人向往。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逍遥寰宇”的洒脱与自在,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以钓鱼为喻,劝诫人们珍惜当下,勿因繁杂而耽误了最珍贵的时光,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珍惜当下的生活价值。通过描绘秋日的渔庄生活,诗人展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诗人劝诫他人不要在“衡门”前徘徊,是为了强调什么?
“寒复暖,朝还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