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6: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6:12:12
簪菊
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忙碌的日常中折菊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提到长安的公子因花而沉迷,彭泽的先生因酒而狂热。作者用短发沾露水,披葛巾沾染秋霜,表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高洁情怀,然而这份高尚却无法被世人看重,最后只能在路旁无奈地笑对。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作家,因创作《红楼梦》而闻名于世。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与人生悲剧,展现了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簪菊》是在曹雪芹生活困顿之际所作,诗中蕴含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高洁情操的向往。
《簪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开头几句对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折菊之忙碌,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然而,随之而来的“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调侃和批判,长安公子的沉迷与彭泽先生的狂饮,都是社会风气的缩影,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享乐中的迷失。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则通过短发和葛巾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清高不屑的态度,虽身处世俗,却心向自然,体现出一种独立而高洁的精神。结尾一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与自我肯定。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揭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簪菊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安公子”因为什么而迷恋?
“高情不入时人眼”中“高情”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追求的是豪放与洒脱,而曹雪芹则更注重于内心的高洁与对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