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05:43
望江南·随身伴
作者: 曹雪芹 〔清代〕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
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随身的伴侣,唯有我独自沉思。
谁能料到风波骤然降临,
竟让我性命在瞬间休止。
与其轻声细语,
不如让东流的水,永不再向西流。
想象中再无怀念的梦草,
添衣时仍能见到那翠绿的云裘。
默默的情思令人忧愁!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以《红楼梦》而闻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感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望江南·随身伴》写作于曹雪芹生活的晚期,时值其人生困顿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显示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望江南·随身伴》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感慨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随身伴,独自意绸缪”,开篇即引入了孤独的情境,随身的伴侣或许是内心的思念,或是对过去的眷恋。随着“谁料风波平地起”的转折,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人措手不及,象征着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与无常。
接下来的“孰与话轻柔”,表达了对于轻声细语的无奈与失落,暗示在困境中再无温柔的慰藉。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东逝水,无复向西流”不仅展现了时光不再的无情,也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几句“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将情感推向高潮,怀念与现实的对比,再次展现出深沉的愁绪。整首词在结构上精练而富有层次,情感转折自然,展现了曹雪芹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深刻的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怀念过去的美好,体现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中的“意”指的是什么?
A. 思念
B. 愁苦
C. 喜悦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接受
本词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曹雪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可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它们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对比《望江南·随身伴》和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到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李白的豪放与曹雪芹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