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1: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1:15:15
雪覆寒溪竹,风卷野田蓬。四望无行迹,谁怜孤老翁。
雪覆盖了寒冷的溪边竹子,风卷起了野外的蒲草。四周望去没有任何行踪,谁来怜惜这孤独的老翁呢?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孤老翁”这一形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无助,隐喻老年人被社会遗忘的状态。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以诗词闻名,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简练而深刻,常用自然景象寄托感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雪后清晨,表现了冬日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或许正值晚年,面对自然的冷酷与人情的淡薄,发出了孤独的感叹。
《雪霁晨起》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类情感的佳作。诗的开头以“雪覆寒溪竹”描绘了雪后清晨的宁静与寒冷,给人以清新而又孤寂的感觉。接着“风卷野田蓬”引入了风的元素,似乎在强调自然环境的狂暴与变化,形成了与静谧的雪景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四望无行迹,谁怜孤老翁”,则从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转向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诗人四处张望,却发现周围没有任何人的踪迹,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似乎在呼唤对他这位孤独老人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冷漠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愁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无助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老翁”指的是:
A. 一位年轻人
B. 一位孤独的老人
C. 一位富有的商人
D. 一位旅行者
诗中“雪覆寒溪竹”的意境主要表现了:
A. 温暖的春天
B. 严寒的冬天
C. 暑热的夏天
D. 秋天的丰收
诗中“谁怜孤老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老人的同情
B. 对年轻人的羡慕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雪霁晨起》与王维的《竹里馆》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以自然为背景,但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李德裕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李德裕的生平及其作品,获取更广泛的诗词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