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19:57
鹧鸪天(阳羡总部竞渡)
作者: 陈克 〔宋代〕
柳外东风不满旗。
青裾白面出疏篱。
日煞来打鼓侬吹笛,
催送儿郎踏浪飞。
倾两耳,斗双螭。
家家春酒泻尖泥。
侬今已是沧浪客,
莫向尊前唱教池。
在柳树林外,东风吹拂,旗帜却没有完全展开。
青色的衣裳,白色的面容,走出稀疏的篱笆。
阳光毒辣,鼓声响起我伴着笛声,
催促孩子们奔向波浪,尽情嬉戏。
我倾耳聆听,斗争双龙争斗。
每家每户都在春酒中欢庆,泥水溅起。
我如今已是沧浪的客人,
不要在酒杯前唱那教池的歌。
作者介绍:
陈克,字大年,号山人,生于宋代。他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陈克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一个春日的竞渡场景,阳羡地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而闻名。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春日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对青春活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漂泊、离乡的感慨。
这首《鹧鸪天》以生动的春日场景为背景,描绘了阳羡地区竞渡的热闹场面。首句“柳外东风不满旗”,以东风的轻柔与旗帜的摇曳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青裳白面的年轻人走出篱笆,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日煞来打鼓侬吹笛”,阳光的炽烈与音乐的激昂交织,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
诗中“催送儿郎踏浪飞”描绘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的欢乐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童趣。接下来的“倾两耳,斗双螭”则通过耳听的方式描绘出双龙争斗的壮观场面,表现了竞争与活力。
最后两句“侬今已是沧浪客,莫向尊前唱教池”,则透出一丝感伤,作者将自己置于一个漂泊者的角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青春的怀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之中又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春日的热闹场景,表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生命的欢愉,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青裾白面”指的是哪个群体的形象?
A. 老人
B. 青年
C. 小孩
D. 婉约女子
填空题: “倾两耳,斗双螭”中的“双螭”指的是_____。
判断题: 诗人对自己漂泊的生活感到非常快乐。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