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0: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8:44
三朝勋旧半雕零,
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孙祈欲死,
喜闻先轸面如生。
东园草暗铜驼陌,
北固潮平铁瓮城。
珍重子仪谁可继,
三军气色倍精明。
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过往英雄的追忆与对时局的感慨。三朝的功勋与旧事已经有一半消逝,京口的豪杰中又有谁能够长久成名呢?然而叔孙祈愿意为国捐躯,令人高兴的是,先辈的英名仿佛还在眼前。东园的草色暗淡,铜驼的道路也变得荒凉,北固的潮水平静,铁瓮城显得寂寥。珍惜有才能的子仪,谁能接替他的伟业,三军的气色却显得更加精锐。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汝弼,号阮亭,元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此诗写于丙申年六月,京口时局动荡,诗人感叹于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陨落,表达了对忠臣与英雄的敬仰与思念。
《闻定相死寇》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思考的诗作,通过对过去英雄的追忆,诗人不仅展示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开头的“三朝勋旧半雕零”引入了历史的主题,勋旧的消逝让人不禁感慨英雄难再,时间的流逝无情。接着提到京口的雄藩与叔孙祈,体现了时局的复杂和对忠诚的渴望,诗人对叔孙祈的敬仰之情流露无遗。
在对比中,诗人也表现出对当下将领的关注,尤其是“珍重子仪谁可继”,不仅关心英雄的传承,也反映出对未来的担忧。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东园的荒凉与北固的静谧,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十分考究,从历史的回顾到现实的反思,层层递进,最终达到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诗人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出对历史、对人性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变迁、人性的忠诚与对未来的期待展开,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京口”是指哪个地方?
“珍重子仪谁可继”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出荒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