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9:02
清浅银河澹不流。风软笛声柔。一弯新月,半窗灯影,无限离愁。惜分偏是多离别,此恨几时休。恼人春色,撩人花气,荡漾帘钩。
清澈的银河静静地流淌,柔和的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一弯新月映照在窗边,微弱的灯影映出无尽的离愁。惜别的时候总是多离别,这种恨意何时才能消除?恼人的春色,撩人的花香,荡漾着窗帘的钩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银河、新月、春色等),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体现了清代诗人常用的抒情风格。
左锡璇,清代女词人,生活在清初,字水瑶,号清香。她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以女性的视角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爱情的思考。
《眼儿媚》创作于一个春日的黄昏,诗人可能受到离别情绪的影响,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却因离别而倍感惆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眼儿媚》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开头通过“清浅银河澹不流”展现了宁静而清澈的夜空,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仿佛在暗示内心的孤独。而随后的“风软笛声柔”,则通过柔和的音调和轻柔的风,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一弯新月,半窗灯影”中,新月的清冷和灯影的微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在静谧的夜晚,内心的愁苦愈发显得深邃。诗人通过“无限离愁”,直接表达了离别带来的痛苦,传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无尽的愁苦。
“惜分偏是多离别,此恨几时休”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怨恨,感叹每次分别都让心灵受到重创,似乎这种痛苦是无止境的。接下来的“恼人春色,撩人花气”则将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苦涩相对比,春色本应令人愉悦,但在离别的情境下,却显得更加令人心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离愁为主线,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渴求和追寻。诗中的每个意象都在增强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李清照《如梦令》与《眼儿媚》均反映了女性在离别时的情感困扰,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而后者则融合了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更为广泛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