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9:39
九日四日坐雨
富斌 〔清代〕
坐久萧然万虑清,
幽禽两两傍檐鸣。
雨声欲酿寒花老,
风力能欺落叶轻。
北望尧封云郁郁,
南寻禹穴水盈盈。
流光又近重阳节,
何处题糕会友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情景,诗人坐在屋里,心中万般杂念都变得清淡。窗外,幽静的鸟儿在檐下鸣叫。雨声仿佛要使秋天的花朵变得枯萎,风的力量也能轻易地吹落树叶。北方望去,尧山上云雾缭绕,南边寻找禹的故乡,水流丰盈。时光飞逝,重阳节又将来临,不知在哪里可以和友人聚会、品尝糕点呢?
作者介绍:富斌,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正值秋天,诗人坐在雨中,思绪纷飞,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节日聚会的淡淡惆怅。
《九日四日坐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天的静谧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坐久萧然万虑清”开篇便引入了诗人的情绪,长时间的静坐让他内心的杂念逐渐消散,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幽禽两两傍檐鸣”的描写,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鸟儿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而“雨声欲酿寒花老,风力能欺落叶轻”则描绘了秋雨的凄凉和风的力量,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万物衰退的氛围,这与重阳节的主题形成了对比。重阳节是一个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祝愿的节日,但在诗中却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以“流光又近重阳节,何处题糕会友生”收尾,回归节日的主题,却又发出对友人聚会的惆怅,似乎在思考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在描绘秋雨的静谧与清新之余,透出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宁静、鸟鸣以及对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坐久萧然万虑清”中的“萧然”是什么意思?
A. 热闹
B. 清静
C. 悲伤
诗中提到的“北望尧封”是指哪个地区?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流光又近重阳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