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28
入夜秋砧动,千声起四邻。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夜晚降临,秋天的砧声响起,周围传来成千上万的声响。并不是因为楼上的明月在照耀,而是因为山坡上的人们在忙碌。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子华,生于长安,以乐府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和人情冷暖,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民众生活丰富多彩。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农忙景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勤劳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夜晚秋季的砧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劳作气息的氛围。诗人通过“千声起四邻”的描写,表现了周围人们的勤奋和生活的热闹,展示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忙碌。诗中“应为陇头人”的句子,表明了这些声音来源于辛勤劳作的农民,而不是因为楼上明亮的月光,这一反转使得诗意更加深刻,突出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唤起了读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工作场景,体现了劳动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对人们辛勤努力的认可。
诗词测试:
诗中“千声起四邻”中的“千声”指的是什么?
A. 明月的声音
B. 打谷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D. 人的声音
“应为陇头人”中的“陇头”指的是哪里?
A. 高楼
B. 山坡
C. 河边
D. 村庄
诗中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祜的《杂曲歌辞 金殿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场景,但张祜更侧重于农民的辛勤劳作,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山居生活。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热烈而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宁静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