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10:10
原文展示: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白话文翻译:
在晚年遭遇战乱之时,到处都是聚集的士兵。死后反而成为负担,苟且偷生却看不到尽头。长期的忧虑导致睡眠极少,经历劫难后长期饥饿。想要追随范仔等人,一同加入起义的队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在战乱时期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兵乱后杂诗》是在宋代战乱频繁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战乱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战乱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吕本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起义反抗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战乱时期的艰难生活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诗中“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乱的时代背景,而“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则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无尽的苦难。最后两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则表达了作者对起义反抗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战乱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起义反抗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后死翻为累”的含义是什么? A. 死后反而成为家庭的负担 B. 死后反而成为国家的负担 C. 死后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 D. 死后反而成为朋友的负担
诗中“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战乱的恐惧 B. 对起义反抗的向往 C. 对未来的无奈 D.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