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3:43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
百丈游丝漾晓风,怎说春难绾。
六曲小回栏,帘影花边捲。
试问愁心几许长,宛宛垂杨短。
细雨浸湿了红色的蕉叶,台阶小路上满是花香。
百丈长的游丝在晨风中轻轻荡漾,怎么能说春天难以缠绵呢?
六曲的小回廊,帘影随花边轻轻卷起。
我想问问你,这愁苦的心情究竟有多少悠长,宛如那垂柳一般短促。
曹慎仪,清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春天、爱情和生活的感慨,风格细腻,常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卜算子》是在春天细雨绵绵的日子里写成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愁苦的思考。
曹慎仪的《卜算子》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诗人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却流露出深刻的愁苦。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于整首诗中。开篇“微雨湿红蕉”,在细雨中显得红蕉叶更加鲜艳,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台径飞香满”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接着“百丈游丝漾晓风”,游丝的轻盈与晨风的拂动,象征着春天的柔和与温暖。
然而,诗人却反问“怎说春难绾”,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困惑。尽管春天美好,但愁苦仍在心头。接下来的描绘“六曲小回栏,帘影花边捲”,展示了一幅静谧而又温柔的春日景象,但又隐含着一种无法摆脱的愁绪。最后,诗人以“试问愁心几许长”结尾,发出深深的感叹,仿佛在问自己,这份愁苦到底会持续多久,借“宛宛垂杨短”来暗示时间的短暂与流逝。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愁苦的沉思,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情感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诗中“微雨湿红蕉”描绘了什么意象?
诗人如何表达对愁苦的思考?
“宛宛垂杨短”中“垂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