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8:43
《摸鱼子》
作者: 吴藻 〔清代〕
自先生题襟汉上,湖山风月谁主。
绿蓑画出元真子,料理钓筒茶具。
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
武陵伴侣。有旧梦盟鸥,比邻放鸭,值得故乡住。
全家隐,休认渔儿渔女。
神仙眷属团聚。
海怀不尽添霞想,高唱入云诗句。
君看取看一碧弯环,渐到天台去。
胡麻饭煮。
著两两蛾眉,翛翛鸾尾,洞口扫红雨。
这首诗的开头提到一个人(可能是老师)曾经在汉朝的山水间留下题字,山河风景与月色到底由谁来主宰呢?接着描绘了一位穿着绿蓑衣的渔夫,似乎在绘制元真子的图画,身边的钓筒和茶具显得悠然自得。
“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这里表达了春天的桃花与流水的关系,似乎在询问桃花的来源。武陵的伴侣与旧梦的盟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值得回归故乡。
诗中提到全家隐居,不必再去认出渔儿和渔女,暗示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随后诗人提到仙人眷属团聚,海洋的怀抱中无尽的霞光似乎增添了无限的遐想,诗句高唱入云。最后,诗人让人看那一弯碧水,渐渐向天台而去,仿佛要与天相接。胡麻饭在火上煮,伴随着细腻的描写,诗的意境愈加生动。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寄情于山水,向往一种超脱的生活。
《摸鱼子》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开篇以“自先生题襟汉上”引出对历史的追溯,接着通过“绿蓑画出元真子”表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推崇。诗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更引发了对生命来源的思考。
“武陵伴侣,有旧梦盟鸥”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诗中提到的“全家隐”,更是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渴望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最后,诗人以“君看取看一碧弯环”引导读者共同欣赏自然之美,表现出一种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真子”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的形象?
A. 道教的神仙
B. 佛教的菩萨
C. 儒家的圣人
诗人通过描绘哪些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A. 胡麻饭和茶具
B. 街市和喧嚣
C. 城市的高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