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16
《踏莎行 春闺》
作者: 沈榛 〔清代〕
飘拂东风,葳蕤芳草。
翩翻蝶趁晴光好。
房栊寂寞倦凭栏,
静看花影幽阶扫。
独对韶华,慵开襟抱。
博山强自添龙脑。
香奁鸾镜启还收,
任它红杏临窗笑。
春风轻拂,芳草茂盛。
翩翩起舞的蝴蝶趁着晴好的天气。
我独自依靠在窗栏,房间寂寞无聊,
静静地看着花影在幽静的台阶上摇曳。
独自面对这美好的春光,懒得打开窗襟。
尽管博山香炉里香气四溢,我还是懒得去添香。
香箱和镜子打开又收起,
任凭红杏花在窗前悠然微笑。
沈榛,字子云,号晦庵,清代诗人,擅长词作。沈榛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情感细腻且富有生活气息。
《踏莎行 春闺》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文人对女性情感和内心生活的关注增多。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反映了女性在春光中独处的情感状态。
《踏莎行 春闺》是一首描绘春日闺中生活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春光的细腻感受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飘拂东风,葳蕤芳草”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生动而富有活力。接着,词人通过“翩翻蝶趁晴光好”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由与欢愉的向往。
“房栊寂寞倦凭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倦怠,尤其是在美好的春光中,独自一人面对这份美丽,心中却充满了无奈。这种矛盾的心理通过“静看花影幽阶扫”得以展现,花影摇曳,仿佛在与词人对话,但又显得那么遥远。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对韶华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美好的珍惜,也有对繁华背后的淡然。博山香炉的香气与红杏的微笑,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温馨,却也不敌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飘拂东风,葳蕤芳草。
描绘春天温暖的东风轻拂,草木繁茂的景象,象征着生机。
翩翻蝶趁晴光好。
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中翩翩起舞,显示了春日的生动与美丽。
房栊寂寞倦凭栏,
描述了词人在寂静的房间中,感到无聊和疲倦,依靠在窗栏上。
静看花影幽阶扫。
词人静静地看着花影在幽静的台阶上摇曳,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独对韶华,慵开襟抱。
独自面对美好的春光,却懒得去享受,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博山强自添龙脑。
即使博山香炉香气四溢,词人也不愿意去添香,表现出一种倦怠感。
香奁鸾镜启还收,
香箱和镜子打开又收起,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犹豫。
任它红杏临窗笑。
任由窗外的红杏花在微风中微笑,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淡然与放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词人内心的孤独,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春光的珍惜。它既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表达出一种矛盾而细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博山”指的是:
A. 一种山脉
B. 一种香炉
C. 一个地方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翩翻蝶趁晴光好”中的“趁”意指:
A. 追逐
B. 利用
C. 享受
《如梦令》(李清照)与《踏莎行 春闺》在主题上均探讨了女性的内心情感与春日的美好。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对往日情感的追忆,而沈榛的词则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