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5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我等众人纷纷涌现,各自显得卑微可怜,像是鸾凤与鸡鹜随意混杂。当时我笑了,却无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样的想法又怎能让俗人所知呢?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美,号霖山,生于宋代,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的讽刺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风气浮躁之时,诗人对此表示不满,借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对当时世俗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人通过“余子纷纷见每卑”的描绘,表达了对众人趋附于世俗、追求功名利禄的失望。这里的“鸾凤”和“鸡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高贵与低贱的差异,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中的“当时一笑无人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虽发出一笑,却无人能理解其真正的情感和思想,显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阂。最后一句“此意宁容俗士知”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世俗人对高尚思想的无知与排斥,深化了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文化的批判,表达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强调高洁理想的孤独与难以被理解的境遇。
诗词测试:
诗中“余子”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鸾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