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32:22
天长地阔岭头分,
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
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
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
何时重谒圣明君。
天地辽阔,岭头分隔着我,
离开故乡,远离家园,只能看到白云。
洛水之滨的风光与什么相似呢?
崇山的瘴气让我闻之不堪。
南方的海上人们又在哪里呢?
北望衡阳,几群大雁飞过。
两地的江山相隔万余里,
何时才能再次朝见明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仲默,一生创作颇丰,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佺期于岭南的流亡生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在那个历史时期,士人因政治原因而流亡的情况屡见不鲜,诗中充满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起首两句以“天长地阔”形容路途遥远,接着用“去国离家见白云”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洛水和崇山的描写,表现出对故乡美好风光的向往。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展现了对南北两地的思考,尤其是面对南方涨海与北方飞雁的对比,构成了一个辽阔而又凄凉的画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突显了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去国离家见白云”意指什么?
A. 离开故乡,看到白云
B. 去南方旅游
C. 回家看云彩
D. 住在山上
“崇山瘴疠不堪闻”中“瘴疠”指什么?
A. 美景
B. 疾病
C. 风光
D. 诗句
诗中提到的“衡阳”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南方的美丽
B. 代表家乡的思念
C. 代表飞鸟的迁徙
D. 代表历史的遗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