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13:41
自古多情愁重。莫若心经常讽。真色见真空,肯被雀屏射中。何用。何用。不羞人问鸳梦。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愁苦重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常反省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才能看清空无的本质,是否能被命运的机会捕捉到呢?这有什么用呢?这有什么用呢?难道会羞于回答别人对美好梦境的询问吗?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因其作品多以情感和内心思考为主而受到关注。其诗风兼具传统和现代元素,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性的复杂。
此诗产生于作者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探索和对内心世界的剖析。民国初年,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在时代变迁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梦令》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多情者的感叹与思索。开篇即以“自古多情愁重”引入主题,简单而有力地道出了多情之人的痛苦。接着,诗人提出“莫若心经常讽”,提醒多情者应当审视内心,反省自己的情感。这一转折为后面的思考奠定了基础。
“真色见真空”一句可谓点睛之笔,强调了真实情感与虚无之间的对比,指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看清人生的真谛。诗中反复的“何用”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爱情梦境的追问,既有自嘲的意味,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迷茫。
整首词以词人独特的视角,融入了对情感、内心反省与人生意义的思考,使得作品在古典韵味中透出了一丝现代的哲理。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爱情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多情与愁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多情与愁苦的关系,反思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以及对人生机遇的追问,展现了人们在追寻爱情与梦想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诗中提到的“多情”主要指什么?
“何用”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真色见真空”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