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2: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2:27:54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
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小楼的晨光微弱,云层沉沉如墨。
雨声如滴,飘然而至,想要寻访那芳香的花径,却奈何空阶已湿了几遍。
最令人惋惜的是,光阴白白流逝。
杏花的消息杳无音信。
叹息着西园的寂寞,天涯将我们隔离。
最无情的,莫过于那一池春水,比起往昔更加碧绿。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杏花”常常象征着春天与新生,但这里却以其“杳消息”表现了失落与无奈。
作者介绍:
沈鹊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感怀和抒情见长。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春雨绵绵,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春色的怀念。
《淡黄柳 春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恋恋不舍与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小楼的晨色、雨声的滴滴,都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想要寻访那芳菲的花径,却发现自己已无法抵达,台阶的湿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韶光任虚掷”,更是将这种对时间的惋惜推向高潮。
而杏花的消息杳无音信,意味着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已然逝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寂寞与孤独。最后一句“比似当初更碧”则以春水作为象征,虽然春水依然碧绿,但却更加无情,令人感到无奈和凄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独特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和景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韶光任虚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惋惜
C. 热情
D. 希望
答案:B
“一池春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季节的更替
B. 生命的短暂
C. 友情的流逝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D
诗中的“杏花信”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消逝的美好
C. 新的希望
D. 友情的长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沈鹊应的作品更加细腻,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在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表达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