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时间: 2025-07-27 10:05:54

诗句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

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5:54

原文展示: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
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白话文翻译:

白发归来后,我为侍从的荣耀而感到欣慰,不应该在江海之间叹息自己的飘零。
禽鸟和鱼类并没有同我一样观赏天地的壮丽,唯独我想看到群龙在洞庭湖上舞动。

注释:

  • 白发:指年老,通常形容人已年迈。
  • 归联:归于、归依;联名、结交,意指与人结交。
  • 侍从:侍奉的随从或部属。
  • 江海:江河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 飘零:指飘荡和凋零,形容人生的无常。
  • 禽鱼:指鸟类和鱼类。
  • 钧天观:形容高空的观赏,钧天本是道教所指的天宇。
  • 群龙:指众多的龙,象征威风和力量。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一个著名的湖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6年-1121年),字叔明,号止庵,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是诗人在与友人聚会时,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渴望。开头以“白发”引入,暗示作者已步入老年,面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他不愿在江海之间叹息,说明他对人生的态度积极向上,拒绝沉沦于无奈之中。接着,诗中使用“禽鱼不与钧天观”,强调了他与自然的隔阂,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同时又突显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求。最后一句“想见群龙舞洞庭”,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象的想象与期待,结合洞庭湖的壮丽,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归联侍从荣:年老的我回归侍从的荣华,表达出人生的归属感。
  • 未应江海叹飘零:不应该在广阔的江海中叹息人生的漂泊与凋零,反映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 禽鱼不与钧天观:鸟类和鱼类无法像我一样观赏天地的壮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差异。
  • 想见群龙舞洞庭:我渴望看到群龙在洞庭湖上翩翩起舞,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在江海飘零,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禽鱼被赋予了人类的特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命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老年和智慧。
  • 江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常。
  • 禽鱼:象征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对比。
  • 群龙:象征力量与活力。
  • 洞庭: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生活
    • D. 美好
  2. 诗中的“江海”代表什么?

    • A. 心情
    • B. 人生的无常
    • C. 美丽
    • D. 朋友
  3. “群龙舞洞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自然的美丽
    • C. 权力
    •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注重洒脱与豪情。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饮酒作乐的态度,对比之下,晁补之更显沉思和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智道者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床之选 横心 瓦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眼错不见 三般两样 假慈悲 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波流弟靡 不可知论 馬字旁的字 投其所好 包含蒿的词语有哪些 评跋 双人旁的字 鼓鼓囊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