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岱》

时间: 2025-04-26 20:40:00

诗句

得过三观下,因上岱宗巅。

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

孰谓方隅广,回环睥睨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0:00

原文展示:

得过三观下,因上岱宗巅。
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
孰谓方隅广,回环睥睨前。

白话文翻译:

在三观的底下,我登上了岱宗的巅峰。
海洋吸纳着遥远的长河,天空包容着圆形的大地。
在清晨五点,我最先看见太阳,九点半时烟雾升起。
谁说四方的边界广阔,回头看看,目光可以俯瞰一切。

注释:

  • 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岱宗:即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象征着高大和庄严。
  • 海吸长河:意指大海包容了远道而来的河流,形容海的宽广。
  • 五更:指五点钟,天刚亮的时候。
  • 升烟:指的是烟雾升腾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次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登岱》是作者在攀登泰山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哲理的思考。泰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壮丽和雄伟。

诗歌鉴赏:

《登岱》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诗人登上岱宗之巅的经历,抒发了对自然的崇敬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三观”,表明了诗人对人生观的反思,暗示在攀登的过程中,心灵的升华与蜕变。接下来的描绘,诗人用“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来展现自然的广阔与包容,令人感受到天地间的浩瀚与壮丽。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不仅看到了日出,还注意到了烟雾的升腾,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最后一句“孰谓方隅广”,以反问句的形式,强调了个人视角的局限性,回环睥睨则意味着人从高处俯瞰,才能真正理解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哲理的高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过三观下,因上岱宗巅:攀登泰山之前,反思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局限。
  2. 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描绘自然的广阔,表现对自然的崇敬。
  3.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清晨的日出与烟雾,展现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活力。
  4. 孰谓方隅广,回环睥睨前:质疑空间的广阔,强调高处观察的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比作包容的存在,表现自然的伟大。
  • 对仗:如“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引发思考,使读者更深刻理解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和自我反省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岱宗:象征着高耸与庄严,代表了人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 :象征包容与深邃,表现自然的伟大。
  • 日、烟:象征生机与变幻,体现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岱》中的“三观”指的是哪三种观念?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
    C. 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

  2. “海吸长河远”中的“海”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深邃的智慧
    B. 宽广的胸怀
    C. 伟大的力量

  3. 诗中提到“孰谓方隅广”的含义是什么?
    A. 质疑空间的广阔
    B. 赞美自然的宏伟
    C. 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2.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陆次云的《登岱》更加注重对自然的哲理思考,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一种更为奔放的情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语气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一剪梅(送晁驹父) 乌夜啼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江城子 芙蓉桥 登八罩天台山 案山渔火 香炉起雾 奎壁联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闭合自责 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嬖昵 偃薄 钥牡 包含愣的词语有哪些 天辟 插带婆 轻重倒置 包含劾的词语有哪些 要害之处 頁字旁的字 虫结尾的成语 覆窟倾巢 滚瓜溜圆 田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