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人唱吴歌》

时间: 2025-04-27 06:31:12

诗句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

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12

原文展示:

闻人唱吴歌 高启 〔明代〕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楚地的人不懂得欣赏吴地的歌曲,而我独自在灯前听后感慨颇多。记得在通波亭下的那条路上,画船归来时,雨点敲打着荷叶,发出声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人:指楚地的人,古代楚国地域广阔,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等地。
  • 不解:不懂得,不会欣赏。
  • 吴歌:吴地的歌曲,吴地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以其柔和婉转的曲调著称。
  • 感慨多:感慨很多,指听后产生许多感触。
  • 通波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记忆中的一个地方。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雨鸣荷: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感受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听到吴歌后,回忆起过往在通波亭下的经历,感慨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人对吴歌的不解与诗人自己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归船、荷叶轻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雨点敲打荷叶的声音,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楚人不解听吴歌”,通过对比楚人与诗人对吴歌的不同反应,突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 次句“我独灯前感慨多”,表达了诗人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对吴歌产生的深切感慨。
  • 第三句“记得通波亭下路”,回忆了诗人过往在通波亭下的经历,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末句“画船归去雨鸣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归船的画面,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楚人对吴歌的不解与诗人的深切感慨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 意象:使用“画船归去雨鸣荷”这一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船: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
  • 雨鸣荷: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的声音,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吴歌”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歌曲 B. 吴地的歌曲 C. 北方的歌曲 D. 西方的歌曲
  2. 诗人在听到吴歌后有何感受? A. 不解 B. 感慨多 C. 无感 D. 厌恶
  3. 诗中提到的“通波亭”是哪里? A. 楚地 B. 吴地 C. 具体位置不详 D. 北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天平山中》: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张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闻人唱吴歌》与杨基的《天平山中》: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等多位明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高启诗集》:高启的个人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作品,是研究高启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草堂 点绛唇 鹧鸪天 其一 临江仙 其一 席上赠张建康 如梦令 雪中作 赠邑令章夏 题唐颓山风漪轩 浮天阁 其一 臞庵 德友求薝卜花栽戏作小诗代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股评 不义之财 豕字旁的字 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尽日 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狗肉上不了筵席 言行计从 智计 讷于言,敏于行 阜字旁的字 为德不终 三框儿的字 宛渠 长字旁的字 势开头的成语 退怯 包含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