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

时间: 2025-04-28 15:25:25

诗句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莫道扁舟难重过,寒江日日有回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5:25

原文展示

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 高启 〔明代〕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莫道扁舟难重过,寒江日日有回潮。

白话文翻译

送你只经过孝廉桥,不像你来访我那么遥远。 路途未曾同归,鸿雁杳无音讯,门前孤独地掩着,竹林萧萧作响。 远方的忧愁突然随着钟声传来,残留的醉意微微伴随着烛烬消逝。 不要说小船难以再次经过,寒江每天都有回潮。

注释

  • 孝廉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与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有关。
  • 鸿杳杳:鸿雁杳无音讯,比喻音信不通。
  • 竹萧萧:竹林发出的萧萧声,形容环境的孤寂。
  • 烛烬销:烛火燃尽,比喻时间的流逝。
  • 扁舟:小船。
  • 回潮:潮水回流,比喻事物周而复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娄江寓所接待友人王七隅后,送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淡淡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孝廉桥”、“鸿杳杳”、“竹萧萧”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寂、忧愁的氛围。诗人通过“远愁忽与钟声至”一句,巧妙地将远方的忧愁与钟声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两句“莫道扁舟难重过,寒江日日有回潮”,以寒江回潮的意象,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君只过孝廉桥:诗人送别友人,只经过孝廉桥,暗示了离别的短暂和友情的深厚。
  2. 不似君来访我遥:与友人来访时的遥远路途相比,送别显得更为短暂。
  3. 路未同归鸿杳杳:路途未曾同归,鸿雁杳无音讯,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音信不通的忧愁。
  4. 门方孤掩竹萧萧:门前孤独地掩着,竹林萧萧作响,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5. 远愁忽与钟声至:远方的忧愁突然随着钟声传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6. 残醉微兼烛烬销:残留的醉意微微伴随着烛烬消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7. 莫道扁舟难重过:不要说小船难以再次经过,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8. 寒江日日有回潮:寒江每天都有回潮,以寒江回潮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杳杳”比喻音信不通,“竹萧萧”比喻环境的孤寂。
  • 拟人:如“远愁忽与钟声至”将忧愁拟人化,使其具有动态感。
  • 对仗:如“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离别。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无奈与忧愁,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孝廉桥:桥名,象征离别的地点。
  • 鸿杳杳:鸿雁杳无音讯,象征音信不通。
  • 竹萧萧:竹林发出的萧萧声,象征孤寂的环境。
  • 钟声:钟声传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远方的忧愁。
  • 烛烬销:烛火燃尽,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 寒江回潮:寒江每天都有回潮,象征事物周而复始,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孝廉桥”指的是什么? A. 桥名 B. 孝廉的住所 C. 孝廉的墓地 D. 孝廉的学校 答案:A

  2. 诗中“鸿杳杳”比喻什么? A. 音信不通 B. 鸿雁飞翔 C. 鸿雁的叫声 D. 鸿雁的美丽 答案:A

  3. 诗中“竹萧萧”象征什么? A. 热闹的环境 B. 孤寂的环境 C. 竹林的美丽 D. 竹林的生长 答案:B

  4. 诗中“寒江日日有回潮”寄托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忧愁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现在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对比

  • 高启《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无奈,但高启的诗更多地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高启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众多诗人的诗作,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其二 纪别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柳絮 菩萨蛮 丁巳仲冬廿三日与心与联句,寄雏蝉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隐朝市 老马识途 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倕 迁乔之望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门字框的字 而字旁的字 弃开头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相俪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兀字旁的字 柳叶篆 头眩眼花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八拜为交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秃宝盖的字 帝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