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9:11
临江仙 其二 寄题施湖西愚楼
作者:丁澎
昔日愚公曾有谷,竹楼更起洪州。
宦游人尽恋风流。
携琴千日酒,种秫百花洲。
楼外萧滩楼上月,开帘几对闲鸥。
登斯楼也乱云浮。
有山官舍里,巢许亦淹留。
全诗翻译:
昔日愚公曾经有过一个山谷,洪州的竹楼又重新兴建起来。
那些宦游的士人都迷恋于这里的风流情景。
他们携带着琴瑟,饮酒千日,在百花洲上种稻。
楼外的萧条滩涂和楼上的明月,打开窗帘可以看到几只闲适的鸥鸟。
登上这座楼,眼前的云彩纷飞不定。
在山间官舍里,巢鸟也因此而停留。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常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作品常融入民间传说与个人经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施湖西的愚楼,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切感受。诗中首先提到的“昔日愚公”引出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暗示着人们对理想与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竹楼更起洪州”,则表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中,所营造的宁静与和谐。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述了“宦游人尽恋风流”,表现出那些文人雅士对这种优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携琴千日酒”,则传达了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我们,理想的生活就是要享受当下,珍惜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诗的后半部分,细腻地描绘了“楼外萧滩”和“楼上月”,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宁静与动荡、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而“登斯楼也乱云浮”,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仿佛在告诉人们,虽有种种纷扰,但自然的宁静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渗透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情感真挚而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情趣,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昔日愚公曾有谷”中的“愚公”指的是哪个传说人物?
A. 孟尝君
B. 愚公
C. 陶渊明
D. 李白
诗中“携琴千日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忧虑
D. 苦闷
“楼外萧滩楼上月”中“楼上月”意指什么?
A. 繁华
B. 寂静
C. 忧伤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丁澎的此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由,而丁澎则展现了一种更为和谐的群体生活。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丁澎的《临江仙 其二 寄题施湖西愚楼》,引导读者对古典诗词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