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0:07
临江仙 其一
贵州东坡书院,次林见素,戊寅年作
百尺清泉声断续,半岩松竹青青。
丹崖翠壁列云屏。
入山行解带,扫石坐翻经。
忆过西湖杨柳院,六桥载酒扬舲。
天涯离恨不堪听。
萍踪随处寄,尘梦几时醒。
清澈的泉水声断断续续,半边山岩上松竹郁郁葱葱。
丹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壁面如同云屏一样排列。
我在山中行走时解开衣带,坐在石头上翻阅经书。
我想起曾在西湖杨柳掩映的院子里,
六座桥上载着酒,轻舟扬帆。
天涯离别的愁苦让我难以忍受。
漂泊的足迹随处可寄托,
多少尘世的梦又能在何时醒来?
作者介绍:夏言(1482-1559),字季言,号仲明,明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曾任多职,思想开明,反对封建统治,倡导仁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戊寅年,夏言在贵州东坡书院中创作,反映了他在自然与内心世界的交融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思考。
《临江仙》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通过“百尺清泉声断续”引入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描绘了青翠的松竹与色彩斑斓的山崖,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这幅画面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解脱,通过“入山行解带,扫石坐翻经”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中间部分的“忆过西湖杨柳院”转折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场景,显得尤为动人。然而,随之而来的“天涯离恨不堪听”则引发了对离别的哀伤,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的“萍踪随处寄,尘梦几时醒”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迷惘,化为对未来的无尽思索。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色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见解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尺清泉”是指什么?
诗人怀念的地方是哪里?
诗中“天涯离恨不堪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