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0:43
酬张籍司业见寄
作者: 姚合 〔唐代〕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高人多爱静,归路亦应同。
罢吏方无病,因僧得解空。
新诗劳见问,吟对竹林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日复一日对友人的思念,心中常常想着青山和青桂的景色。高人多喜欢安静的生活,而归家的路也应该与这种心境相同。辞去官职后,心中没有了烦恼,因而从僧人那里领悟到了空灵的道理。新作的诗歌希望能得到友人的关注,吟咏时仿佛在与竹林中的微风对话。
“高人”常用来指代那些有道德修养或高尚情操的人。此处体现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竹林风”可能与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念有关,竹子常象征清高与坚韧。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子云,号简斋,生于公元约779年,卒于公元约843年。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孟浩然的影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景色与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为回应张籍所寄的诗信,张籍是姚合的好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当时文人群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姚合的《酬张籍司业见寄》是一首抒情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采用了简单却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心中的思念。接下来的“高人多爱静,归路亦应同”则进一步引出诗人的哲思,表现出他对高人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宁静生活的价值。
“罢吏方无病,因僧得解空”一句,体现了诗人在辞去官职后,内心的解脱和对空灵境界的领悟,显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结尾“新诗劳见问,吟对竹林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作的期待,也通过“竹林风”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充分展示了姚合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与静谧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对官场纷扰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青桂丛”象征什么?
A. 感情
B. 美好的自然环境
C. 官场生活
“高人多爱静”中的“高人”指的是?
A. 诗人
B. 有道德修养的人
C. 官员
诗人希望友人对自己的新作有什么反应?
A. 忽视
B. 关心与提问
C.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