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寒山子诗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9:04:51

诗句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4:51

原文展示: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

白话文翻译:

名利到底是什么,人心为何总是灰心丧气?
荣华富贵终究会带来耻辱,快乐离去时又何必悲哀?
富贵之家草木依然生长,贫穷之门花朵也会盛开。
辛苦耕作最终只换来白发苍苍。

注释:

  • 名利:名声和利益。
  • 人心不自灰:人的内心并不感到沮丧。
  • 荣来终有辱:荣华富贵终将带来耻辱。
  • 乐去可无哀:快乐离去时不必悲伤。
  • 富冢:富人之墓。
  • 草还出:草木依然生长。
  • 贫门:贫困之家。
  • 耕桑:耕种和桑树,指农民的辛勤劳动。
  • 枉辛苦:白白辛苦。
  • 须白鬓毛衰:须发变白,衰老的迹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荣华富贵与贫穷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名利的看法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自然景象,表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对名利的淡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行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反映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抒发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试图通过反思名利的虚幻,表达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名利的无常与人生的苦乐。诗人在开篇便直言名利的虚无,接着通过对荣华富贵与贫贱生活的对比,揭示了名利对人心的影响。尤其是“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的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两句更是以自然景象为引,表明富贵之家和贫穷之家的生机并不因地位而异,辛勤耕作与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质疑名利的本质,指人心为何对名利感到失望。
    2.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荣华富贵最终带来的可能是耻辱,而快乐的离去不必感到悲伤。
    3.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生命都在继续。
    4.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辛勤的劳作最终只能换来衰老的结果。
  • 修辞手法

    • 对比:富贵与贫贱的对比。
    • 隐喻:用草木的生长代表生命的延续。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名利的虚幻与人生的无常,强调无论地位高低,生命的本质是相通的,表达人们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意象分析:

  • 草木: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规律。
  • 白鬓:象征衰老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名利”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与名声
    • B. 权力与地位
    • C. 友情与爱情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富冢草还出”意味着?

    • A. 富人死后什么都没有
    • B. 贫穷与富贵无关
    • C. 富人家永远没有草
    • D. 只有穷人家才有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行端的这首诗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着重点有所不同。行端通过对名利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而王维则在送别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行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名利与人生:诗词中的哲理探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六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杨柳枝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六丑 浣溪沙 虞美人 浣溪沙 瑞鹤仙 辛亥五月晦,感旧园拜张砚秋生日,呈梁节老 临江仙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解之谜 艸字旁的字 救人须救彻 浪广 白字旁的字 左宗棠 斤字旁的字 事产 点金无术 閠字旁的字 唯食忘忧 点指莋脚 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路可走 囊萤照书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