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

时间: 2025-04-26 13:29:54

诗句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54

原文展示: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劝耕亭上往来频,
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
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
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牟堪饱饭,
道逢田畯且眉伸。


白话文翻译:

在劝耕亭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我身心疲惫,四处漂泊如浮萍。
山茶花随意插在一起,仿佛还是昨天的梦,
而我再去寻找池边的石头,已是残春时节。
岁月如东流而去,令人心惊,
眼前的人情世态如同一阵浮尘。
幸好有贻牟的美酒可以填饱肚子,
偶尔碰到田间的农夫,也能微微一笑。


注释:

  • 劝耕亭:指劝导人们耕作的亭子,常见于农村。
  • 四海萍浮:形容人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
  • 山茶:指山茶花,常用来象征美好,但此处有些乱插,暗示人生的无常。
  • 池石:指池塘边的石头,象征着往昔的记忆。
  • 贻牟:可能是指一种美酒或美食。
  • 田畯:指田间的农夫。

典故解析:

“东流水”常用于形容时光的流逝,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这里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梅溪,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常描绘田园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诗作于三月,春季的景象常与新生、希望相结合,但作者却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人情的变化,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一诗,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劝耕亭上往来频”,画面生动,展现出春日的生机和繁忙,然而随后的“四海萍浮老病身”则一语道破了作者内心的疲惫与无奈。人身如浮萍,漂泊不定,这种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依恋形成鲜明对比。

“乱插山茶犹昨梦”一句,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山茶花的随意插置,似乎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梦幻。接下来的“重寻池石已残春”,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池边的石头成了回忆的寄托,暗示着人事已非,春天已然远去。

最后几句“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作者对岁月的流逝感到心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显得脆弱而易逝,如同浮尘般不堪一击。而“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则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尽管人生多舛,仍然有美食和友人的陪伴,令生活充满希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范成大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劝耕亭上往来频:描绘春日繁忙的景象,象征着农耕的希望与生机。
  2. 四海萍浮老病身:表达作者的游历与身体的衰老,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乱插山茶犹昨梦:山茶花的插法比较随意,暗示着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4. 重寻池石已残春:重寻旧地却发现春天已逝,寓意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5. 惊心岁月东流水:岁月流逝如同东流的水,令人心伤。
  6. 过眼人情一哄尘:人情如浮尘般短暂而不真实,表现出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7. 赖有贻牟堪饱饭:有美酒可饮,象征简单生活中的乐趣。
  8. 道逢田畯且眉伸:偶遇农夫,生活的点滴温暖让人心生愉悦。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岁月东流水”)、拟人(“人情一哄尘”)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变迁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生活的简单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耕作:象征希望与劳动。
  • 山茶:象征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 池石:象征记忆与逝去的时光。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劝耕亭”代表了什么? A. 休息的地方
    B. 劝导人们耕作的地方
    C. 游玩的地方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人情的真挚
    B. 岁月的无情
    C. 自然的美丽

  3. “四海萍浮”中的“萍”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漂泊不定
    C. 安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对时间与生活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写。

诗词对比

对比范成大的《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范成大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重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
  3. 《范成大诗文集》
  4.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鄞江云气近蓬莱 诉衷情 夜思 诉衷情·净揩妆脸浅眉 诉衷情 其五 诉衷情 寄怀闺友 诉衷情 诉衷情(三之三) 诉衷情 田田榭夜坐 诉衷情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劝释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渍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鸾歌凤舞 小拍 出奇制胜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天视民视,天听民听 鹿字旁的字 幽人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拉大旗作虎皮 又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辫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