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22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
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
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
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
我一生不识字,今天才开始学写诗。
早听说韦苏州的诗才,如今我终于见识到了。
每当遭遇饥寒困苦,我也会吐露出辛酸的诗句。
等到虫鸣在墙壁上响起,风中蝉鸣在干枯的树枝上。
只是那可怜的声音,入耳却终无奇妙。
宏斋误将我的作品题为佳品,恐怕会被懂行的人讥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常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癸卯年夏季,反映了作者在艰难生活条件下对诗歌的追求,表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与坚持。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开篇“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与对文学的渴望,展现了他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接下来的“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则是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体现了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在艰难的生活中,诗人依然努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面临饥寒困苦,但他仍愿意将“辛酸辞”倾诉出来,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自然界的声音,如虫鸣、风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与不安,担心自己的诗歌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反映了他对文学的严谨态度和对他人评判的在意。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一位在困境中仍坚持追求文学理想的诗人的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困境中追求艺术的执着与坚韧,展现了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与对自身创作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一生不识字,但他努力学习什么? A. 作画 B. 吟诗 C. 写书 D. 识字
诗中提到的韦苏州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持什么态度? A. 自信满满 B. 谦逊不安 C. 漠不关心 D. 骄傲自满
答案: 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