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2:04
随身双佩刻鸳鸯。分贮镂金箱。
三生愿结,敲残清磬,爇尽沈香。
不成天意终相扼,欲断已无肠。
年年最苦,春心寥落,春物繁昌。
我随身佩戴着两件雕刻着鸳鸯的饰物,放在镂空的金箱里。
希望能与心爱的人三生三世结为良缘,敲响的清磬声渐渐消逝,香炉里的沉香也燃尽了。
然而,命运的不如意终究让我们无法相聚,想要断绝情缘却已无可奈何。
年年岁岁最为痛苦,心中对春天的渴望渐渐消退,而春天的花草却依旧繁盛。
“鸳鸯”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情感,源自古代文人对爱情的理想化描绘。“三生三世”则源于道教和佛教的轮回观念,表示希望与爱人永世相伴。清磬和沈香在古代多用于宗教仪式或文人雅集,象征着一种清净和高雅的生活。
汪东(约1680年—1760年),字子熙,号白山,江苏无锡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词方面造诣颇深。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爱情的哲思与感怀。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情感困扰之时,汪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诗中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当时社会的爱情观念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眼儿媚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无奈。开篇以“随身双佩刻鸳鸯”引入,立即让读者感受到美好的爱情意象,象征着忠贞不渝的情感。而“分贮镂金箱”则暗示着这种情感的珍贵与脆弱。接下来的“敲残清磬,爇尽沈香”让人联想到爱情的逝去与时间的无情,清磬的声音逐渐消失,沉香的气息也随之散去,象征着美好爱情的消逝与追忆。
中间的“欲断已无肠”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情感的纠葛让人难以割舍,甚至想要断绝却又无能为力,深刻体现了爱情的复杂与无常。最后的“年年最苦,春心寥落,春物繁昌”则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繁华之间的矛盾,春天的繁盛与心中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成为了表达爱情无常与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表现了人生中的情感纠葛与命运的无常。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不满,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均有深厚的象征意义,鸳鸯作为美好爱情的代表,清磬与沈香则常在文人雅集或宗教仪式中出现,象征着一种清雅与高尚的情感追求。
“随身双佩”中的双佩指什么?
A. 两个饰物
B. 两个朋友
C. 两个愿望
D. 两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清磬”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的祝愿
C. 财富
D. 权力
“欲断已无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期待
B. 对爱情的割舍无奈
C. 对时间的感叹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1. A,2. B,3. B
与同样描写爱情无常的李清照《如梦令》相比,汪东的《眼儿媚 其二》更侧重于情感的内心挣扎与命运的无奈,展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基调;而李清照则通过优雅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女性对爱情的感慨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