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8:15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镜红销,衾翠拥,声影度窗缝。
斜桷灯深,惯作隔帘梦。
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更闲把玉钩微控。
谩调弄,暂时见也关心,何况两情重。
谁料侵晨,双桨渡头送。
井阑一树梧桐,快催疏雨,
好留住,绿毛幺凤。
镜子里映出红色的妆容消退,翠色的被褥将她包裹。窗缝中传来声影。斜斜的灯光照在深处,习惯了让人做梦。怪只怪那筝雁的年华,暗中偷得一觉,更是闲得用玉钩轻轻拨动。随意调弄,暂时见面也心存牵挂,何况彼此情意深厚。谁知道清晨来临,双桨送别在渡头。井边一棵梧桐树,急着催促稀疏的雨,最好能留住那只绿毛的小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筝雁年华”中的“筝”指古筝,常用于表达相思之情;“雁”则是古诗中常见的思念象征,代表远方的人。诗中以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交织,反映出对美好爱情的珍惜和思念。
作者介绍:
项鸿祚,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爱情、离别等主题而著称。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清新独特的语言表达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常常成为创作主题。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一幅关于恋爱和离别的场景。诗中以“镜红销”开头,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红妆的消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衾翠拥”则暗示着温暖的回忆,展现出诗人对过去情感的眷恋。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声影度窗缝”描绘出窗外的景象,声影交错,仿佛在诉说着一些未尽的情感。“斜桷灯深”则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梦幻的状态。这种状态与后面提到的“隔帘梦”相呼应,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而“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则引入了一种自责和遗憾的情绪,仿佛在说:这段美好的时光是那么短暂,却又是那么值得回忆。诗中通过“玉钩微控”形象地表现出对情感的细腻把控,显示了恋人之间的默契与深情。
最后几句“谁料侵晨,双桨渡头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清晨的到来意味着离别。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井阑一树梧桐”的意象,一棵梧桐树在雨中愈显孤独,象征着离别后的寂寞。诗的结尾以“好留住,绿毛幺凤”收尾,既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项鸿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一种深沉的情感传达给读者,给予人们一种美好而又稍带忧伤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描绘离别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希望与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镜红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愤怒
“声影度窗缝”中“声影”指的是什么?
A. 声音和影子
B. 梦境和现实
C. 时间和空间
诗中“绿毛幺凤”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项鸿祚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探讨了爱情与离别,但项鸿祚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悲伤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