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5-22 02:48:47

诗句

拂金徽,开素匣,白鹄窥帘窦。

解愠南风,习习飘朱袖。

何须涧响松涛,冰清盈抱,将陈曲、楚明光奏。

闺中秀。

试问流水高山,正声又依旧。

罗袂红裙,应有钟期构。

不劳司马求凰,文君今日,早先把、隐情轻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48:47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拂金徽,开素匣,白鹄窥帘窦。
解愠南风,习习飘朱袖。
何须涧响松涛,冰清盈抱,将陈曲楚明光奏。
闺中秀。试问流水高山,正声又依旧。
罗袂红裙,应有钟期构。
不劳司马求凰,文君今日,早先把隐情轻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房中迎风飘舞的景象。她轻拂金色的徽章,打开洁白的匣子,像白鹤一样窥视窗帘的缝隙。南风轻解她的愤懑,柔和的风飘动着她的红袖。何必依赖山涧的流水和松涛的回响,清冷的冰抱着她,将古曲悠扬地奏响。闺房中的她,宛如流水高山般的秀美,声音依旧悠远。她的红裙似乎应有钟期乐曲的配合,不必像司马相如那样去求凰,文君今天早已把内心的情感轻轻挑逗。

注释

  • 金徽:金色的徽章,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素匣:白色的匣子,可能是存放珍贵物品的容器。
  • 白鹄:白色的天鹅,常象征高洁。
  • 朱袖:红色的袖子,表示女子的美丽与娇娆。
  • 涧响松涛:指山涧流水和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 钟期:钟期指的是钟期乐器,古代乐器的演奏者。
  • 司马求凰:出自《汉乐府》,司马相如为求美人而作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词句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及个人情感,特别是在闺房诗方面有独特的造诣。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时,作者通过对女子情感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优美意象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轻舞飞扬的景象,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与对爱情的渴望。开头几句通过“金徽”、“素匣”以及“白鹄”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女子世界中。接下来,诗人通过“南风”、“朱袖”等细节,描绘了女子在温暖春风中的轻盈舞姿,增强了作品的动感。

诗中“何须涧响松涛”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认为女子的内心感受不必依赖外界的声音,而是源自内心的清澈。结尾部分,诗人提到“文君今日,早先把隐情轻逗”,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风情万种,更暗示了她与爱之间的微妙关系,透露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情感氛围。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展现了清代女性对爱情的期盼与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拂金徽,开素匣:轻轻拂动金色的徽章,打开洁白的匣子,象征身份与珍贵的内心世界。
  2. 白鹄窥帘窦:如同白鹤一样,窥视窗帘缝隙,描绘出一种高洁与婉约的形象。
  3. 解愠南风,习习飘朱袖:南风轻解愤懑,红袖在风中飘扬,体现出女子内心的轻松与愉悦。
  4. 何须涧响松涛:不必依赖自然的声音,内心的情感自会流露。
  5. 冰清盈抱,将陈曲楚明光奏:冰冷的抱负与清晰的音乐,暗示女子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6. 闺中秀:女子在内宅中显得特别美丽。
  7. 试问流水高山,正声又依旧:询问流水和高山,声音依然如昔,隐喻爱情的恒久。
  8. 罗袂红裙,应有钟期构:红裙似乎应有美妙的乐曲相伴。
  9. 不劳司马求凰,文君今日,早先把隐情轻逗:不需要像司马相如那样求美,今天的文君早已轻轻挑逗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舞姿比作白鹤,增加了形象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如南风)以情感,使其与女子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和意象上都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女子在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女性在爱情中既渴望又含蓄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徽:象征地位与身份。
  • 素匣:象征珍贵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 白鹄:象征高洁与美丽。
  • 朱袖:象征女子的柔美与娇媚。
  • 流水高山:象征自然的恒久与爱情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徽”象征什么?
    A. 身份
    B. 财富
    C. 美丽

  2. “何须涧响松涛”传达了什么情感?
    A. 依赖
    B. 自信
    C. 失落

  3. “不劳司马求凰”中提到的司马相如是谁?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文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祝英台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情感,但陆求可更侧重于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了对爱情的忧伤与失落。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女性对爱情的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陆求可生平与作品》

相关查询

忆江南 题吴华卿一诗一研图 忆江南 其十三 忆江南·端阳词 其六 忆江南 首春杂咏 忆江南十一月二十九日理科实验班同学送张雪转学进京戏咏雪 忆江南 秋闺 忆江南 其八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秋意六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遒整 包含浦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不安其室 鹿字旁的字 包含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葛的成语 日高日上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铜墙铁壁 色结尾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字纸篮 贪相 钩爪锯牙 不知头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