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水西渡》

时间: 2025-05-04 03:11:33

诗句

已作如尘似梦看,残春曾此一停鞍。

能迎三十年前客,只有参天竹万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1:33

原文展示:

过水西渡
作者: 洪亮吉 〔清代〕

已作如尘似梦看,
残春曾此一停鞍。
能迎三十年前客,
只有参天竹万竿。

白话文翻译:

这已如尘埃般模糊,仿佛梦境一般;
残春时节曾在此停留过马鞍。
能迎接三十年前的客人,
唯有那高耸入天的万竿竹林。

注释:

  • 已作如尘似梦看:形容事物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像尘埃和梦境一样,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 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带有惆怅的意味。
  • 停鞍:指马匹的鞍具,表示曾在此停留过。
  • 三十年前客:指过去的友人或往事,强调时间的久远。
  • 参天竹万竿:形容竹子高耸入云,象征着坚韧和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亮吉,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其诗作常表现对历代兴衰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末时节,诗人回忆往昔,感慨时间流逝、人生变迁,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过水西渡》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传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首句“已作如尘似梦看”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模糊的时空感,诗人好像在回忆一个遥远的过去,那些曾经的美好如尘埃般散去,化为虚幻的梦境。这一感受在“残春曾此一停鞍”的句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残春的意象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能迎三十年前客”,诗人用“客”字,带出一种怀旧的情绪,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意味着他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只有参天竹万竿”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高耸入天的竹子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暗示纵使岁月流逝,依然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或许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是对生活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感,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作如尘似梦看:表达时间的流逝,往事如梦。
  • 残春曾此一停鞍:暗示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停顿。
  • 能迎三十年前客:强调时间的遥远,呼唤过去的记忆。
  • 只有参天竹万竿:表现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尘似梦”比喻过去的模糊。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照,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 :代表虚幻和回忆。
  • 残春: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惆怅。
  • :象征坚韧、永恒和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春”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结束?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三十年前客”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朋友
    • B. 未来的客人
    • C. 诗人的家乡
    • D. 诗人的父母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对时间的感慨,但更为豪放,强调人生的畅快与豪情。
  • 《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意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次韵元春兄)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季秋既望吾族子侄以老人会于我家名日燕老集 山居避难六首 东隐退永固龄叟留之慈云西堂 碶头 日峰庵 余床帐为过兵捲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杨梅 次韵洞真道士卢致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韵的成语 敩学相长 昼伏夜动 十字旁的字 处开头的成语 包含舐的词语有哪些 讼棠 香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省掾 穷妙极巧 不识东家 石趾 家支 竹字头的字 鸣筝 感激涕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