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林文忠日记》

时间: 2025-07-12 04:52:29

诗句

撮土湮河计已疏,邵阳平议意何如。

玉堂风日清闲甚,颇擅当时院体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52:29

原文展示:

题林文忠日记
黄绍箕

撮土湮河计已疏,
邵阳平议意何如。
玉堂风日清闲甚,
颇擅当时院体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撮土和湮河的治理计划已经疏通了,关于邵阳的平议你怎么看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玉堂中感到非常清闲,颇有一些才能在当时的院体书法中展现出来。

注释:

  • 撮土:指的是整治土地的工作。
  • 湮河:指一条河流,可能是古代某地的名称。
  • 邵阳:今湖南省邵阳市,古时也有相关的地名记载。
  • 平议:指平和的讨论或议论。
  • 玉堂:指书房或书法的地方。
  • 院体书:一种书法风格,主要表现于院落书写的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绍箕,清代诗人,以其书法和诗作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政治治理和文化生活的状态。黄绍箕在此诗中表现出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四句之中蕴含丰富的内涵。诗人开篇提到“撮土湮河”,显示出对当时治理工作的关注,暗示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参与。接着提到“邵阳平议”,则进一步引出对地方治理和民生的关切,表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大事的情怀。

而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生活状态,“玉堂风日清闲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书房环境,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从容。最后一句“颇擅当时院体书”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书法才能的自信与自豪,表明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

整首诗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也不失个体的情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观念。这种结合让诗歌更具层次感与深度,既有对社会的反思也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撮土湮河计已疏":治理河流的计划已经完成,显示出对民生的关注。
  2. "邵阳平议意何如":对于地方治理的讨论,表现出对民意的重视。
  3. "玉堂风日清闲甚":描绘出诗人在书房里享受的闲适时光。
  4. "颇擅当时院体书":展示了诗人对书法的造诣,表达自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撮土湮河”和“玉堂风日”,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玉堂”象征文化与艺术的殿堂,表达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治理的关注与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撮土:象征着治理与建设,反映出对社会的责任感。
  • 玉堂:代表文化和知识的殿堂,显示出诗人的追求与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湮河”指的是?

    • A. 一条河流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2. “玉堂风日清闲甚”中的“玉堂”象征着什么?

    • A. 个人生活
    • B. 文化与艺术
    • C. 官场
  3. 诗人主要表达了对哪些方面的关注?

    • A. 社会治理与个人艺术
    • B. 个人生活与家庭
    • C. 旅行与风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黄绍箕与李白在对社会的关注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诗更具豪放之气,黄绍箕则显得更为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概述》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偷声木兰花 红桥即事 偷声木兰花 其五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四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三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二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一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隔浦莲近拍 写纸扇 隔浦莲近拍 春夜 隔浦莲近拍 醉后入滆湖,和陆放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进斗金 匕字旁的字 自新改过 仿古 鼻字旁的字 包含辅的词语有哪些 一日之雅 诎膝请和 反治其身 无人问津 女字旁的字 遍及 谷字旁的字 旧开头的成语 卓伟 天蓝 残结尾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