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求纸衾》

时间: 2025-05-10 22:03:20

诗句

避世知无地,危身只信天。

宁持龚胜扇,不着挺之锦。

养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缘。

纸衾加惠絮,晴日卧云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2:03:20

原文展示:

避世知无地,危身只信天。宁持龚胜扇,不着挺之锦。养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缘。纸衾加惠絮,晴日卧云边。

白话文翻译:

逃避世俗,知道没有地方可以完全隐匿;身处险境,只能相信天命。宁愿拿着龚胜的扇子,也不穿挺之的锦衣。修养性情真的与道相同,知心的人有着前世的缘分。纸做的被子加上柔软的棉絮,晴朗的日子里躺在云边。

注释:

  • 避世:指逃避世俗生活,追求隐居。
  • 危身:身处险境。
  • 龚胜扇:龚胜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此处指隐士的象征物。
  • 挺之锦:指华丽的锦衣,挺之可能是指某位显贵。
  • 养性:修养性情。
  • 宿缘:前世的缘分。
  • 纸衾:用纸做的被子。
  • 惠絮:柔软的棉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到世俗生活的压力和束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繁华与隐逸的简朴,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两句“避世知无地,危身只信天”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天命的依赖。中间两句“宁持龚胜扇,不着挺之锦”通过具体的物品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选择。最后两句“纸衾加惠絮,晴日卧云边”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隐逸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避世知无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逃避,知道没有完全隐匿的地方。
  2. 危身只信天:身处险境,只能相信天命。
  3. 宁持龚胜扇:宁愿拿着象征隐士的龚胜的扇子。
  4. 不着挺之锦:不穿华丽的锦衣,挺之可能是指某位显贵。
  5. 养性真同道:修养性情真的与道相同。
  6. 知心有宿缘:知心的人有着前世的缘分。
  7. 纸衾加惠絮:用纸做的被子加上柔软的棉絮。
  8. 晴日卧云边:晴朗的日子里躺在云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逸生活场景。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龚胜扇”与“挺之锦”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选择。
  • 象征:“龚胜扇”象征隐士生活,“挺之锦”象征世俗的繁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龚胜扇:象征隐士生活。
  • 挺之锦:象征世俗的繁华。
  • 纸衾:象征简朴的生活。
  • 晴日卧云边:象征宁静的隐逸生活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宁持龚胜扇”中的“龚胜”是指: A. 一位显贵 B. 一位隐士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官员

  2. 诗中“不着挺之锦”中的“挺之”可能是指: A. 一位隐士 B. 一位显贵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官员

  3. 诗中“纸衾加惠絮”中的“纸衾”是指: A. 用纸做的被子 B. 用布做的被子 C. 用丝绸做的被子 D. 用棉絮做的被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将谢枋得的《求纸衾》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谢枋得的诗更加强调了对简朴生活的选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诗选》
  • 《中国古代隐逸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题蔡君谟墨迹後 雨中宿超化寺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春日即事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通功易事 首如飞蓬 昧旦丕显 御侮折冲 巛字旁的字 超摅 推情准理 干字旁的字 啾啾唧唧 田字旁的字 开剖 兀字旁的字 抄获 谗佞之徒 包含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幅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