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6:01
原文展示:
苏幕遮·送春 高鹗 〔清代〕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白话文翻译:
阳光温暖晴朗,晨风轻拂,芍药和荼醾花盛开,处处触动心怀。疲惫地枕着深杯,却无法消解忧愁,人们惋惜春光的残余,我却认为春天归去是好的。柳絮随风飘散,黄莺任由岁月老去,我宁愿变得无情,不为多情所困扰。太阳渐渐西斜,人们静静地站着,倚着温暖的栏杆,目光断续地追随着飘动的游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号红楼外史,清代文学家,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之一。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归去的独特看法,认为春归是好的,不必为春光的消逝而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芍药、荼醾、柳絮、黄莺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中“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一句,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情感态度,他认为春天的归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超脱。诗的最后,通过“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归去,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超脱。他认为春天的归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感到悲伤,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情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A. 惋惜春光残余 B. 认为春天归去是好的 C. 对春天无感 D. 对春天充满期待
诗中“絮从抛,莺任老”中的“絮”和“莺”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开始和时间的停滞 C. 春天的美丽和时间的永恒 D. 春天的短暂和时间的快速
诗中“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 A. 变得无情 B. 变得多情 C. 变得冷漠 D. 变得热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