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苏幕遮·送春》

时间: 2025-04-27 01:06:01

诗句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

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

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6:01

原文展示:

苏幕遮·送春 高鹗 〔清代〕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白话文翻译:

阳光温暖晴朗,晨风轻拂,芍药和荼醾花盛开,处处触动心怀。疲惫地枕着深杯,却无法消解忧愁,人们惋惜春光的残余,我却认为春天归去是好的。柳絮随风飘散,黄莺任由岁月老去,我宁愿变得无情,不为多情所困扰。太阳渐渐西斜,人们静静地站着,倚着温暖的栏杆,目光断续地追随着飘动的游丝。

注释:

  • 日烘晴:阳光温暖晴朗。
  • 风弄晓:晨风轻拂。
  • 芍药荼醾:芍药和荼醾花,都是春天的花卉。
  • 是处撄怀抱:处处触动心怀。
  • 倦枕深杯:疲惫地枕着深杯,指饮酒消愁。
  • 人惜残春:人们惋惜春光的残余。
  • 我道春归好:我认为春天归去是好的。
  • 絮从抛:柳絮随风飘散。
  • 莺任老:黄莺任由岁月老去。
  • 拼作无情:宁愿变得无情。
  • 不为多情恼:不为多情所困扰。
  • 日影渐斜:太阳渐渐西斜。
  • 人悄悄:人们静静地站着。
  • 凭暖栏杆:倚着温暖的栏杆。
  • 目断游丝袅:目光断续地追随着飘动的游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号红楼外史,清代文学家,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之一。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归去的独特看法,认为春归是好的,不必为春光的消逝而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芍药、荼醾、柳絮、黄莺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中“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一句,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情感态度,他认为春天的归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超脱。诗的最后,通过“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烘晴,风弄晓”:描绘了清晨的阳光和风,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明媚的背景。
  • “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芍药和荼醾花的盛开,触动了作者的心怀。
  • “倦枕深杯消不了”:表达了作者因春光将逝而感到的疲惫和忧愁。
  • “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对比了人们对春光残余的惋惜和作者对春归的积极态度。
  • “絮从抛,莺任老”:描绘了柳絮飘散和黄莺老去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表达了作者宁愿变得无情,也不为多情所困扰的决心。
  • “日影渐斜人悄悄”:描绘了太阳西斜,人们静静站立的情景。
  • “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通过栏杆和游丝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弄晓”,将风拟人化,赋予其动作和情感。
  • 对比:如“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情感态度。
  • 象征:如“絮从抛,莺任老”,通过柳絮和黄莺的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结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归去,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超脱。他认为春天的归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感到悲伤,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情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芍药、荼醾:春天的花卉,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 柳絮: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黄莺:任由岁月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游丝:飘动的游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A. 惋惜春光残余 B. 认为春天归去是好的 C. 对春天无感 D. 对春天充满期待

  2. 诗中“絮从抛,莺任老”中的“絮”和“莺”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开始和时间的停滞 C. 春天的美丽和时间的永恒 D. 春天的短暂和时间的快速

  3. 诗中“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 A. 变得无情 B. 变得多情 C. 变得冷漠 D. 变得热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以春天的鸟鸣为背景,表达了宁静淡泊的心境。

诗词对比:

  • 高鹗《苏幕遮·送春》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高鹗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春天归去的超然态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鹗诗集》:收录了高鹗的诗词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
  • 《红楼梦》:了解高鹗作为《红楼梦》续作者的身份和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次研究生邓小军留别原韵 玉楼春 玉楼春(文缜、倪巨济、王元衷、苏叔党宴张子实家。侍人贺全真妙绝一时) 玉楼春 其六 叠韵,谢童挥使报鹊喜 玉楼春 其四 叠韵,答费民焕 玉楼春 其一 次周美成 玉楼春 玉楼春 六月二十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完毕 狎饮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斗字旁的字 心术不正 松江派 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继绝扶倾 刊刷 霜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匸字旁的字 至意诚心 鹤子梅妻 音字旁的字 包含煤的词语有哪些 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包含凿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