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5:12
原文展示:
大悟立身蓑笠好,遇投相应回头。
训予全道号无忧。慧眸观玉洞,云步上琼楼。
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
两般混合最休休。要除三界苦,堪把一灵修。
白话文翻译:
得到了大悟的我,穿着蓑衣和斗笠,感到很好,
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心中充满了回忆。
老师教导我全道的真谛,无忧无虑。
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着玉洞,轻盈地走上琼楼。
赤色的大雁飞入清幽的宴席,白色的鸥鸟轻轻托起浮沤。
这两种美景的结合,最是悠闲自得。
要想消除三界的苦恼,必须修炼自己的灵性。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与诗人,生于元代,致力于道教的推广与实践,作品多与道教思想有关,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道教的重要节日,强调长寿与健康,诗中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 继重阳韵》是一首融合了道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大悟立身蓑笠好”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象征着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提到“遇投相应回头”,暗示与志同道合者的相遇是人生重要的缘分,表达了对精神追求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慧眸观玉洞,云步上琼楼”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强调眼界与心灵的提升。接下来的“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合的美好体验。最后两句“要除三界苦,堪把一灵修”更是直指修行的核心,强调了道教追求超脱与解脱的主题。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马钰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他追求高尚生活的理想与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展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自然的美好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蓑笠”象征什么?
“慧眸观玉洞”中的“慧眸”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